深圳新聞網2025年9月26日訊(記者 何亞南)近日,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空間科學中心丁春雨研究員團隊聯合深圳市氣象局天文臺、喀什地區氣象局,在新疆喀什地區成功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月球與火星探測雷達地面驗證試驗,實現了科研攻關與黨建工作的深度融合。

科考團隊喀什市氣象局行前合影留念。
本次實驗重點圍繞我國深空探測任務中的關鍵技術驗證與數據積累展開。喀什地區因地質環境與月球、火星表面高度相似,被選為理想試驗場。團隊由丁春雨研究員帶隊,成員包括深圳大學多名博士生、碩士生及本科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團隊充分發揮黨員科研骨干的帶頭作用,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科研動力。

慕士塔格峰4號冰川。
科考期間,團隊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海拔約4700米的慕士塔格峰4號、3號冰川開展了極寒環境下雷達性能測試與冰川地層解析。在英吉沙縣洪積扇戈壁灘斷層剖面,團隊模擬火星地表環境,開展地下信號特征分析,并通過實地洞穴探測比對,進一步驗證了嫦娥三號任務在月球紫微撞擊坑發現地下洞穴的科學結果。據悉,該處地質構造與“天問一號”火星著陸區地下組成也具有高度相似性,為后續火星探測數據處理提供重要地面支撐。

丁春雨研究員團隊與實驗雷達設備在洪積扇戈壁灘。
除了日常科考工作,團隊還以嘉賓及聯合成員身份,參與了由深圳市氣象局天文臺在新疆澤普縣組織的月全食聯合觀測與直播活動,在向公眾科普探月與行星探測工程進展的同時,獲取多項天文觀測數據。此外,團隊還在麥蓋提縣毗鄰塔克拉瑪干沙漠區域開展風成沙丘環境雷達探測,成功獲取地下多層結構數據,為行星風成地貌研究提供地面驗證依據。

在澤普縣進行月全食直播觀測活動。
面對高原缺氧、極端溫差、強風沙和復雜民族地區環境,團隊提前開展行前安全與紀律教育,所有成員堅守崗位,嚴格遵守科研倫理與操作規范,高效完成所有外場數據采集任務。

塔克拉瑪干沙漠實驗結束后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本項試驗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局項目支持,深圳大學、深圳市氣象局天文臺聯合喀什地區氣象局共同實施,是深圳科技援疆和跨區域基層黨組織共建的具體實踐。試驗獲得三類典型地貌的大量有效雷達探測及數字高程數據,不僅為嫦娥七號月球南極水冰探測任務優化算法,也為“天問一號”火星雷達數據解譯及后續深空探測任務提供關鍵地面驗證基礎。
(本文由深大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