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APEC主辦城市終于塵埃落定。
在韓國慶州舉行的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方正式宣布:將于2026年11月在深圳舉辦APEC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這一消息標志著深圳正式成為繼2001年上海、2014年北京之后,中國第三個舉辦APEC領導人會議的城市。
這座平均年齡僅32.5歲的年輕城市,將向亞太地區21個經濟體的領導人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隨行記者會上特別指出:“深圳即將成為APEC中國‘第三城’,正在為這場盛會做好充分準備。”
2026深圳使命:亞太合作的新起點
王毅外長在介紹APEC東道主交接環節時表示,中方愿以擔任東道主為契機,同各方攜手構建亞太共同體。這一外交表態凸顯了深圳在亞太區域合作中的新角色。
正如王毅外長所言,“APEC歷史上,《上海共識》、《北京綱領》都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中國印記”,而2026年的深圳會議必將為這一系列中國印記增添新的時代內涵。

▲深圳市光明區虹橋公園。圖源:圖蟲創意
國際媒體普遍認為,中國作為眾多亞太經濟體的主要貿易伙伴和地區產業鏈供應鏈重要支點,已成為APEC合作的重要支柱。選擇深圳作為舉辦地,體現了對亞太合作方向的戰略考量。
全球創新策源地:研發強度
與高新技術企業雙領先
深圳被譽為中國“硅谷”和“南方科技中心”,這一美譽在其經濟數據中得到了充分印證。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6.46%,穩居全國第一。 這一數字背后是深圳作為“全球創新策源地”的底氣。

圖源:圖蟲創意
近年來,APEC議題日益聚焦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 而深圳在這些領域的產業優勢明顯——202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已達42.3%。
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等世界級企業云集深圳,形成了獨特的創新生態體系。 這種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模式,正是APEC各成員經濟體所關注和希望借鑒的。
選擇深圳作為APEC舉辦地,可以讓各經濟體代表親身感受創新驅動的中國方案,見證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突破與成就。




內地外貿第一城:一般貿易
與民營企業占比雙高
2024年,深圳進出口規模達4.5萬億元,重返中國內地外貿城市首位,其中,出口2.81萬億元,增長14.6%,實現32連冠。

圖源:圖蟲創意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的外貿結構持續優化。2024年,一般貿易所占比重提高到54.9%,民營企業進出口所占比重提高到70.1%,顯示出外貿質量的不斷提升,這一數據體現了深圳在外貿領域的強勁實力。更重要的是,深圳的外貿結構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跨境電商、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業態表現突出,代表了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深圳與APEC成員經濟體的經貿聯系尤為緊密。作為中國第一外貿大省的重要城市,深圳與APEC成員的貿易占其外貿總額的相當大比重。通過在深圳舉辦APEC會議,中國可以向亞太地區展示其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決心,以及在外貿轉型升級方面的實踐經驗。
超級會展與交通樞紐:
全球最大會展綜合體與高效通關保障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作為全球第二大、國內第一大的會展綜合體,室內展覽面積達50萬平方米,為APEC會議提供了充足的場地保障。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夜景。圖源:圖蟲創意
交通網絡方面,寶安國際機場國際航線超過80條,四小時飛行圈可覆蓋東亞、東南亞全部APEC成員。深港口岸群配合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使通關效率全國領先。
正在興建中的深圳國際交流中心,位于福田香蜜湖片區,總建筑面積達47萬平方米,包含21.6萬平方米會議中心及配套酒店,最多可容納超過1萬人使用。 這些硬件設施為APEC會議提供了充分保障。
深圳已承辦過2013年APEC中小企業峰會、2022年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等APEC系列活動,形成了熟悉APEC流程的“市-區-場館”三級服務鏈,積累了豐富的國際會議經驗。
年輕城市的現代形象:創新活力
與國際化氛圍的完美融合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作了深刻闡釋,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深圳作為一座年輕城市,充滿活力和創新精神。從1980年的經濟總量2.70億元到2024年的3.68萬億元,深圳經濟年均增長18.8%,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跡。這座城市的成長歷程本身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能夠更好地講述中國的發展故事。
與其他一線城市相比,深圳的年輕化和創新特質更為突出。現代化的天際線,穩居全國一線城市前列的空氣質量,都為國際媒體提供了優質的視覺傳播素材。 這種城市形象有利于在國際上塑造現代中國的正面形象,并且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位置,能夠充分展現“一國兩制”下大灣區協同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獨特優勢。這同樣是APEC平臺所樂見的區域合作典范。
通過深圳這座“未來之城”,中國可以向世界展示開放包容、創新引領、合作共贏的國家形象,契合APEC倡導的大家庭精神。
隨著APEC進入"中國時間",各經濟體領導人紛紛表示期待明年共赴深圳之約,為推動區域合作、促進共同繁榮作出貢獻。王毅外長指出:“與會經濟體領導人積極支持中國接任東道主,高度贊賞中方辦會理念。”
可以預見,當APEC各經濟體成員的代表齊聚深圳,他們不僅將參與一場會議,更將親身沉浸于一座城市如何從“科技應用場”成長為“創新策源地”的生動現場。
這里高度集聚的科技企業、高度活躍的民營經濟生態以及與全球規則深度接軌的營商環境,本身就是探討區域經濟合作的最佳案例。
透過這場盛會,世界將看到的,不僅是一座“奇跡之城”的發展成就,更是一個更加開放、更具創新精神、并致力于在亞太大家庭中扮演積極建設性角色的中國形象。

統籌丨胡 文
作者丨胡津瑋
編輯丨梁 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