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潮起珠江,改革勇爭先。
千年以降,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廣州自秦代建城以來持續發展商貿,從未中斷對外貿易,被譽為全球唯一的“千年商都”。
百年以來,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廣州承載著豐富的紅色革命歷史。在這片熱土上,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英雄贊歌。
四十多年來,正是改革開放為廣州這座千年商都翻開歷史新篇。從率先放開物價、引入外資的“殺出一條血路”,到建設開發區的大膽破冰,廣州始終以“排頭兵”的昂揚姿態,闊步走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沿。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廣州的使命歷久彌新。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廣州工作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寄予厚望。聲聲囑托,成為廣州繼往開來的行動指南和力量源泉;殷殷關切,激勵廣州兒女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書寫非凡答卷。
二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將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作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進一步吹響了改革開放的嘹亮號角。
“改革開放是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中國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改革開放一再叮囑、反復強調。
廣州,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是開放前沿、門戶樞紐、重要窗口。這些“坐標”決定了,廣州肩負特殊使命、特別期許;這些“坐標”更意味著,改革開放之于廣州,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這是政治責任——“40多年前,也是在這里首先蹚出來一條經濟特區建設之路。”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肯定廣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寄望廣州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永葆先行探路之姿、勇擔突破攻堅之責、發揮示范引領之能,這是蘊含其中的厚望重托,是勇當“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題中之義,是必須扛起的使命擔當。
這是制勝法寶——回看足跡,廣州之所以能在波瀾壯闊的時代洪流中勇立潮頭、在強手如林的世界城市版圖中躋身一線,矢志不渝的改革開放厥功至偉。實踐一再證明:改革興,則廣州興;改革生猛,則廣州生猛。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正是廣州發展的經驗所在、定力所在,也是動力之本、活力之源。
這是根本出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改革開放。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無不需要改革開放。今時今日,廣州發展亦走到了一個關鍵節點。尤其身處動力轉換期、優勢再造期、新一輪大發展突破期,只有進一步用好“關鍵一招”,才能邁好關鍵時期的“關鍵一步”。
三
“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
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激活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活力,奮力推動十二個領域走在前列、當好示范。廣州市委圍繞實現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使命任務,對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細化形成“1312”思路舉措。其中,改革開放的分量不言而喻。
時光無言,奮斗有痕。改革開放如生花妙筆,在羊城大地書寫了厚實答卷。
看營商環境——
“來廣東做靚仔靚女,這里吃得好,不喝酒,輸了也不怕。”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分享自己選擇來廣州工作,主要是這里有持續優化的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
“3天辦完過去3個月的手續!”增城潤城生命科學園,作為廣州首宗“五證聯發”工業項目,見證了審批時限從40個工作日壓縮至3天的“廣州速度”。
從2018年的1.0到如今的6.0,從“指標版”到“產業版”,廣州堅持每年圍繞一個主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且步步深入、不斷提速。從建立“熟地”清單、產業用地“一張圖”,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到全面推行市場準入“極簡審批”新模式,一系列改革舉措魄力十足,可謂大刀闊斧。
看產業科技——
“廣州造”火箭,又上天了!中科宇航,一家總部位于廣州的商業火箭公司。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面臨特殊生產場地和配套資金雙重難題。“從需求對接至項目簽約僅耗時2個月,刷新了全市重大項目落地新紀錄!”
今年以來,一個個大項目在廣州加速落地——從完善資源要素保障機制到跑出項目籌建“加速度”,從“靶向招商”到關鍵產業發展辦公室實體化運作,其背后都離不開敢闖敢試的身影。
深海“源火”燃冰成炬,穗產無人車一路護航……十五運會火種采集和傳遞儀式上的“名場面”,展現著廣州科創的硬核實力。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躍升至全球第八,獨角獸企業數量居全球第九,“穗深港”創新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近年來,廣州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倍增效應。
看開放格局——
10月30日,白云機場T3航站樓正式投運,全球最大單體機場“橫空出世”,廣州航空樞紐能級實現歷史性跨越。
攜手港澳深入推進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持續推動商品和要素跨境流動自由化便利化;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持續提升國際商貿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能級;把經略海洋置于重要位置,在向海圖強中打開新空間……廣州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互利共贏。
四
群眾的獲得感,就是改革的“含金量”。
“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近年來,連續三年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上榜“十大美好宜居城市”,被網友稱為幸福感最高的一線城市……廣州緊緊圍繞群眾急難愁盼,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讓改革的價值取向愈發鮮明。
看民生溫度——
“不用裝修,直接買家具就能入住!”“半個月就拿到房產證,這速度太快了!”今年6月,南沙城中村改造首批“吃螃蟹”的村民經歷16天的等待,辦理好了不動產權證書。主動對接回遷需求,廣州率先推出“房票安置”“專項借款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房”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為城中村改造按下了“快進鍵”。
舊樓加裝電梯數量居全國第一,讓“上下樓”不再是出行難題;在全國率先建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大城市大養老”服務模式走在全國前列;普惠性幼兒園、課后托管服務解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粵菜師傅”“廣東技工”等工程助力更高質量的就業……這些看似平常的片段,共同拼貼出廣州改革發展最溫暖的底色。
看文化厚度——
11月4日晚,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傳來喜訊,由廣州出品的舞劇《醒·獅》一舉摘得文華劇目獎。
舞劇《英歌》燃動全國,話劇《三家巷》重現經典,中法合拍紀錄電影《康熙與路易十四》亮相戛納……一部部展現時代魅力、嶺南風韻、廣州特色的精品力作密集亮相、“扎堆”出場。
紅色革命遺址串珠成鏈,歷史文化街區活化提升,“南國紅豆”“三雕一彩一繡”等非遺更潮、更出彩;文化活動琳瑯滿目,文化消費熱情高漲,文藝精品層出不窮……正是廣州全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讓文化創新源泉充分涌流,活力充分釋放。
看生態綠度——
“無廢城市”建設穩步推進,水環境治理成效顯著;30.03萬公頃森林是城市的“綠肺”,1500多個各類公園是市民的“客廳”……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從白云山登高望遠到海珠濕地觀鳥賞花,再到華南國家植物園探秘自然,生態價值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五
改革開放,既塑形,也能鑄魂,不僅改變發展面貌,更深刻改變內在“肌理”。
近年來,廣州扎實推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引領全市上下滿懷感恩感激之心、砥礪奮發奮進之情,以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昂揚姿態,奮勇爭先、一往無前,讓改革力量更澎湃、開放步伐更堅定。
以思想解放為帆——
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從推動《南沙方案》落地生根,到組建2000億產業母基金集群,再到以“國企做地”破解舊改難題……廣州每一次突破,都是敢闖敢試敢干的結果。全市干部爭相打破思想上的籠子、觀念上的藩籬、眼界上的阻礙,敢于率先前行、率先探索、率先突破。
以能力提升為槳——
“廣州干部懂產業邏輯,能和我們討論摩爾定律下的投資回報周期,這種專業對話讓政企合作事半功倍。”一位企業負責人說。聚焦“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開設“城市更新”“人工智能”等專業化課程,為干部充電賦能;選派干部奔赴南沙改革一線、急難險重崗位,在實戰熔爐里淬煉真本領……全市干部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煉,爭當能干會干、善作善成的行家里手。
以作風轉變為舵——
只坐辦公室,如何傾聽企業“聲音”?廣州深入實施“干部作風大轉變、營商環境大提升”專項行動,推動黨員干部的身影活躍在寫字樓、產業園、工廠車間。“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機制,讓企業安心發展;“穗好辦”App功能優化,讓群眾辦事更絲滑;營商環境觀察員制度,讓監督更接地氣;精文簡會、清理“指尖形式主義”,讓基層把更多精力撲在干實事上……比學趕超、賽龍奪錦,全市上下展現昂揚奮進的精神面貌。
以實干實效為錨——
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必然是落實的先行者。廣州堅持用好考核“指揮棒”,全面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營造鼓勵改革、寬容失敗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唯有實干,方能干實。一件任務一件任務落實,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推進,全市上下爭當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
六
歷史是一頁頁書寫的,事業是一程程接力的。
“十四五”規劃一筆一畫勾勒的改革藍圖,已化作云山疊嶂、珠水吐秀的蓬勃畫卷。發力“十五五”,廣州將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
強化改革自覺——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察大勢,觀大局,全市上下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以“學之深”保障“踐之切”、以“知之明”推動“行之篤”;進一步深刻領會廣州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特殊使命,煥發高度的歷史主動精神,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始終以改革致敬改革、以創業獻禮創業。
堅決跳起摸“高”——排頭兵應該是最優秀、最勇敢、最有戰斗力的。領頭羊、火車頭,意味著別人在做的事、廣州要做得更好,別人前所未見的問題、廣州要先行攻關。我們要將自己置身于更大的坐標系中思考謀劃,于百年變局中洞察方向,于全國全省格局中找準定位,于大灣區建設的大戰略中擔當使命;要主動對標全球最高標準、最高水平,拿出更多首創性引領性集成式改革舉措,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氣魄勇立潮頭之上、再領風氣之先。
突出“全面發力”——改革開放越是向前推進,越要用全面、辯證的眼光看問題。前進道路上,大到產業轉型、科技創新、城市治理,小到完成群眾期盼的“微心愿”,都需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要堅決除體制機制之弊,興利民惠民之事,推動改革開放的航船抵達更廣闊水域。
七
南粵兒女心向黨,改革開放走在前。
何以走在前?沒有捷徑,唯有實干。
弘揚“殺出一條血路”的膽識氣魄。“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循就自己探索,沒有前人鋪平的道路就自己開拓。要緊的是敢不敢邁出這一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始終涌動在廣州人的血脈里。奮進“十五五”,我們更要堅定傳承改革先輩們那股氣、那股勁,那么一種拼命精神,大膽設想、大膽試錯,在“無人區”中沖鋒、于荊棘深處突破。
點燃“二次創業、勇立潮頭”的奮斗激情。“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持續鞏固提升“6+4”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進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梗阻,加力提速推進城中村改造……創業艱難百戰多。全市上下要進一步堅定改革決心,增強改革勇氣,強化斗爭精神、斗爭意志,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較真碰硬、攻堅克難,鉚足勁、頂硬上、全力干。
強化“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主人翁精神。“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這段百余年前《湘江評論》中的名句,正是對主人翁精神的生動詮釋。要深刻認識“改革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持續增進改革共識,凝聚起上下一心、同舟共濟的磅礴之力。也要認識到,“推進深層次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蘊含的機遇是全方位的,屬于城市的每個人——它是干事創業的舞臺,是經營發展的空間,是人生出彩的可能……上下同欲,盡你我所能,廣州就有無限可能。
八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
“迎著那夢想陽光,我們乘風破浪。迎著那夢想陽光,我們縱情歌唱。”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的主題曲《夢想陽光》,唱出了新時代改革者的豪邁氣概。
時間,將開啟新的書寫;廣州,正繪就新的篇章。全市上下將矢志不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堅決扛起“走前列、挑大梁、作貢獻”的責任擔當,樹立“再造新廣州”的雄心壯志,以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干勁沖勁,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以實干實績奮力開創廣州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改革開放激情永在,
改革開放境界常新。
更壯麗的征程正在路上,
更恢宏的勝利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