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烏鎮11月9日訊 11月8日上午,“2025年度中國互聯網企業創新發展十大典型案例”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互聯網企業家論壇上正式發布。
為呈現互聯網領域豐碩創新成果,示范帶動更多互聯網企業邁向高質量新臺階,在國家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指導下,中國經濟網組織開展2025年度中國互聯網企業創新發展十大典型案例征集。最終,10項在核心技術攻關、賦能實體經濟、推動文化繁榮、服務社會民生等方面具有創新貢獻的案例入選。
本次論壇以“創新驅動 智啟未來”為主題,共同探討互聯網企業如何將科技創新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論壇由經濟日報社、清華大學聯合主辦,中國經濟網、騰訊公司、京東集團協辦,賽爾網絡有限公司支持,來自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國內外互聯網企業、新聞媒體等200余位嘉賓和觀眾參會。
2025年度中國互聯網企業創新發展十大典型案例:
1、騰訊:
基于游戲科技推動飛行模擬技術代際升級
騰訊攜手南航,打造全球首款基于游戲科技與虛像顯示技術的全動飛行模擬機視景系統。采用騰訊自研游戲引擎,實現全局動態光照超寫實渲染,構建全球地貌氣象場景。首次將游戲AI全面應用于航空數字資產生成,將機場建模效率提升十倍。已在虛擬空間重現全球200座機場。累計為飛行員提供超過一萬小時超寫實飛行模擬訓練,實現對全球主流機型全覆蓋。科技,讓飛行更值得信賴。
2、360:
“以模制模”解決人工智能安全問題
360基于“以模制模”理念打造大模型安全衛士,聚焦解決AI的“可靠、可信、可控、向善”問題,幫助企業筑牢大模型安全防線。事前通過標準化、自動化的評測流程,結合豐富的標準數據集和安全評測大模型,對業務模型輸出進行多維度檢驗;事中構建輸入側與輸出側的雙重防護,實現“即插即用”的安全增強;事后提供干預問答庫、敏感詞庫等防護引擎靈活配置功能。
3、科大訊飛:
大模型解決行業關鍵難題
2023年5月,科大訊飛正式對外發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該模型具備文本生成、語言理解、邏輯推理、多模態等能力。模型從海量數據和大規模知識中持續進化,幫助用戶提供從提出、規劃到解決問題的全流程方案。目前,公司在垂直領域應用的行業大模型和智能體均取得進步,有效解決了復雜場景的關鍵難題。
4、百度:
數字人提升商家效益
慧播星是百度旗下業內首個AI全棧式數字人解決方案,依托多項生成式AI技術,賦能直播帶貨、線索搜集、內容直播等多種場景,幫助各行業商家實現低門檻、全天候直播帶貨,推動效益增長。在AI視頻領域,百度慧播星數字人推出端到端一站式AI視頻生成平臺,用戶可快速捕捉實時熱點自動生成視頻腳本,完成高效的數字人視頻創作。
5、京東數智工業:
打造汽車數智供應鏈體系
京東工業太璞汽車行業解決方案,推動汽車制造行業供應鏈數智化轉型,構建從點到線、從面到網、從內到外、安全韌性的汽車數智供應鏈體系。在供給端,聚合海量供應商,實現供需匹配和高效協同;在需求端,推動企業內部管理數字化、智能化,最終實現汽車行業降本、增效、保供、合規的目標。應用該方案預計最終供應商管理成本降低超50%,供應鏈響應速度提升30%。
6、快手:
人工智能驅動智媒體內容創新
圍繞可靈AI為代表的大模型技術與創意生產力平臺,快手拓寬應用場景,通過系列合作賦能影視制作、廣告創意、游戲及媒體行業。快手在新階段積極將AI技術與產品優勢融入媒體項目合作、內容共創及活動聯動等場景,搭建了以快意語言大模型、推薦大模型、視覺生成大模型為核心的大模型矩陣,形成了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態布局,為智媒體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7、美圖公司:
數字技術激發國潮活力
美圖公司啟動了“中國傳統文化數字傳播工程”,美圖秀秀自創“國潮紋樣”廠牌,項目通過數字技術將傳統紋樣轉化為濾鏡、貼紙等創意素材,增強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參與度。截至目前,項目累計傳播超過20億次,打造了100多套國潮紋樣素材。通過數字化手段,“美圖國潮紋樣計劃”為傳統紋樣賦予生命力,讓國潮文化在年輕一代中激發出新的活力。
8、螞蟻集團:
構建智慧醫療新生態
螞蟻集團數字醫療健康業務自2014年啟動以來,服務超8億用戶,并與3600多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推動醫療支付和健康服務全流程數字化升級,提升公眾健康管理的便捷性與可及性。螞蟻數字醫療健康以“技術+生態”雙輪驅動,持續推動醫療資源普惠化與服務智能化,助力構建智慧醫療健康新生態。
9、美團:
無人配送優化城市物流體驗
聚焦無人配送技術突破與商業化落地,美團聯合清華大學、國創中心建設城市復雜場景載物智能駕駛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推動國產芯片上車,主導L4級物流自動駕駛標準制定,破解末端配送人力成本占比高的痛點,實現“技術—商業”雙向閉環,提升配送效率和用戶體驗,促進城市配送降本增效。
10、小紅書:
讓人工智能擁有溫度
2025年初,小紅書將內部大模型技術與應用產品團隊升級為人文智能實驗室,邀請具有人文背景的研究者加入人工智能的后訓練,旨在為模型注入更全面的人類智慧與價值感,使其成為人類真正有益的伙伴。團隊通過引入人文學科思維邏輯,與自然語言處理、多輪對話建模結合,塑造AI的個性與價值觀,增強其在復雜情境下的共情與價值判斷能力。(記者 郭文培 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