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3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郭宇立) 近日,《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決定》出臺,以立法形式為這一群體構筑起堅實的法治保障。作為全市職工的“娘家人”,深圳市總工會一直積極探索,創新推出“深工守護”全周期保障體系,從權益維護、算法協商、法律服務,到技能提升、文化融入,多維度構建全方位的“權益防護網”。7760萬元保障金已發放,292個法律服務站點全面鋪開,超51萬新業態勞動者加入工會——深圳,正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新業態勞動者筑起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組建680家新業態工會
“工會真正把我們當自己人,不僅有急救和技能培訓,節日還有慰問禮包?!别I了么外賣員付艷清感慨道。深圳約有170萬新業態勞動者,占全市就業人員總數14%,他們已成為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和城市運轉的重要紐帶。
2021年以來,市總工會積極探索多種建會模式,推動順豐、京東、滴滴、貨拉拉等頭部平臺企業成立工會。截至目前,全市已組建新業態工會680家,發展會員超51萬人。2021年以來,已有51名新業態勞動者獲評各級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
全市設立292個法律服務點
近年來,市總工會積極推動平臺企業建立多形式、多層級的溝通協商機制,引導算法機制“向上向善”。今年9月,市總工會指導召開了貨拉拉算法協商懇談會、順豐集團算法集體協商會,貨拉拉就抽成規則、低價訂單管控等內容簽署協議,順豐則就技能等級與職業發展通道掛鉤機制等內容簽署專項集體合同,從源頭上保障新業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為高效化解勞動糾紛,市總工會建立“工會+社保+仲裁+法院”聯動機制,在全市設立292個工會法律服務站點,打造數字化法律服務平臺,提供“一對一”法律服務。近兩年累計對因工受傷新業態勞動者探視慰問近1200人次。
發放保障金7760萬元
“躺在病床上最擔心的就是醫藥費和家里開銷,‘E路守護’團隊主動上門,一步步指導我申請。那筆28000元的保障金真是雪中送炭,讓我們全家緩過勁來,我也能安心養傷了?!笨爝f員崔建明在派件途中不幸遭遇車禍,工會的及時幫扶讓他倍感溫暖。
市總工會在全國率先推出“深工守護”綜合保障項目,涵蓋“E路守護”“家政守護”“建工守護”“環衛守護”等,覆蓋全市新業態勞動者及家政、建筑、環衛等一線職工,采用不記名團體投保方式提供全面保障。自2021年項目實施以來,累計為4935人次因病、因意外致困職工發放保障金7760萬元。
線上服務吸引348萬人次參與
針對新業態勞動者工作時間靈活、地點分散特點,市總工會發揮深圳智慧工會平臺優勢,整合線上線下訴求渠道。職工通過“深i工”小程序、市總工會官網、12351熱線等均可便捷聯系工會,打造全市職工訴求辦理“一張網”,實現辦結率100%,職工滿意度99.5%。
通過“深i工”小程序推出多樣化線上服務與專屬活動,新業態勞動者可參加線上學習、互動答題,憑積分兌換禮品,還能領取“送清涼禮包”“工會大食堂用餐券”等福利。近五年來,“深i工”已向新業態勞動者發放專項消費券976.5萬元,參與人次超348.8萬。
19項專項賽事培育113名工匠
多年來,市總工會持續開展面向新業態勞動者的學歷提升與技能培訓,依托深圳市職工技術創新運動會,舉辦快遞、網約車等行業專項賽事。2021年以來共舉辦新業態相關賽事19項,吸引1111家次企事業單位、2620人次參賽,98人納入“深圳工匠”培育計劃,15人正式獲評“深圳工匠”。
各級工會依托全市服務陣地,為新業態勞動者量身定制主題文化活動。深圳職工“三大節”推出多樣化音樂、文化、體育賽事,吸納新業態勞動者加入職工文化社團,并提供送演出、送電影下基層等多元化文化服務,增強其歸屬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