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3日訊(記者 梁盈豪 通訊員 伍秋蔚)電動車頭盔佩戴率躍升至88.66%,龍瀾大道上RFID設備默默“站崗”,交通違規關聯征信預警溫情約束。深圳市龍華區福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民生需求為導向,用“科技賦能+溫情引導+信用提醒”的組合方式推進交通整治,讓規范出行成為新風尚,為群眾筑牢安全出行屏障。
精準施策+溫情引導,頭盔成為出行“標配”
福城街道交安辦通過復盤近三年70起交通事故,鎖定電動自行車違規、重點路口秩序混亂等核心痛點,將頭盔佩戴作為整治重點。84名勸導人員在35個重點路口定點值守,用耐心講解替代生硬勸阻,累計勸導超10萬人次;結合真實案例開展科普宣傳,通過校園“小手拉大手”、約談快遞外賣站點等方式,讓安全理念走進千家萬戶。
“以前覺得戴頭盔悶熱又麻煩,現在看到路口勸導員的貼心提醒,還有身邊人都養成了習慣,自己也跟著堅持了下來。”章閣社區居民李女士說,如今戴頭盔出門已經成為下意識的動作,“看著大家都規范騎行,心里踏實多了。”截至11月11日,轄區電動自行車騎乘人頭盔佩戴率從整治前的偏低水平穩步提升至88.66%,安全出行成為群眾自覺選擇。
RFID“悄悄守護”+征信預警,規范出行更有保障
福城轄區龍瀾大道上的固定式RFID電動車抓拍設備正默默“站崗”——這些“隱形衛士”體積小巧、安裝隱蔽,可精準捕捉電動自行車騎乘人未戴頭盔、占用機動車道等違規行為,搭載的高清攝像與射頻識別技術,能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測、無接觸式精準抓拍,既不干擾正常交通流,又能清晰記錄違規軌跡與時間節點,讓違規行為無處遁形。
為破解傳統執法“人力有限、覆蓋不足”的難題,福城街道將3臺RFID設備統一部署在龍瀾大道,這些“隱形衛士”24小時不間斷工作,對電動自行車違規行駛行為進行實時監測、精準抓拍,既不影響正常通行,又能及時發現違規行為。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該設備已累計抓拍違規行駛8938宗,對突出違規開單991宗,有效彌補了人工執法的時空盲區。
值得一提的是,福城街道推出柔性約束機制,對多次違規、拒不整改的行為啟動征信關聯預警,而非直接掛鉤懲戒。“剛開始不知道路上有這個設備,兩次不小心走機動車道被抓拍后,收到了征信預警提醒,才意識到規范騎行的重要性。”市民陳先生說,這種提前預警的方式讓人容易接受,“不是生硬處罰,而是提醒我重視規則,現在每次經過都會格外留意,慢慢就養成了好習慣。”外賣騎手小王也表示,公司會同步推送征信預警相關要求,“違規不僅關乎罰款,還可能影響征信,規范騎行既是保護自己,也是對個人信用負責。”
“交通整治既要嚴管,更要厚愛。”福城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優化RFID設備布局,細化征信預警實施細則,完善“勸導+執法+宣傳”防控體系,用更具溫度的治理方式,讓規范出行深入人心,為群眾打造更安全、更順暢的道路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