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5日訊(記者 邱悅 通訊員 馬佳驥 袁正)11月15日,深圳寶安西鄉會堂燈火璀璨、掌聲雷動,“潮涌灣區?夢耀全運”藝術交流展演在此落下帷幕。作為2025“開演——文藝四季SHOW”的收官盛典,這場薈萃粵港澳大灣區原創文藝精品的盛宴,既集結了開演舞臺上脫穎而出的文藝新秀,更以十五運會歌的激昂旋律,將全民藝術普及與全運精神深度融合,為2025年“開演”畫上精彩句號。
粵港澳同聚 開演輝映十五運榮光
作為深圳寶安區重點文化項目,“開演”以“區內聯動、市內協同、灣區融合”為核心,在此次閉幕展演中匯聚了來自深圳、東莞、佛山、梅州及香港、澳門的12支粵港澳優秀團隊。舞臺之上,合唱、音樂劇、舞蹈、木偶劇、器樂、雜技等多元藝術門類的獲獎佳作輪番登場,異彩紛呈。當3位“開演”往屆獲獎歌手與舞蹈演員們從觀眾席四方匯聚、涌上舞臺,十五運會會歌《氣勢如虹》鏗鏘奏響,激昂旋律瞬間鋪滿全場,點燃了現場熱情,為灣區健兒傳遞著拼搏奮進的力量。
展演中,多元藝術形式碰撞出璀璨火花:音樂劇片段《Defying Gravity》嗓音空靈又不失激昂,穿透力十足;現代舞劇《影子牧歌》以激光光束勾勒出由一個個影子串聯的人生軌跡,意境悠遠;雜技《倒立射箭》中,表演者雙手撐桿空中倒立,僅憑雙腳搭弓射箭卻直中靶心,驚險刺激的畫面引得全場屏息;古典舞《兩儀·生》以肢體演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東方禪意,韻味悠長;蒙古族舞《仰望蒼穹》再現了遼闊草原上,牧民們從清晨到日暮、世世代代守望家園的深沉情懷;少兒舞蹈《一顆豆·一滴醬》則以童真視角,串聯起種子到果實、再到客家傳統醬料的醇厚歷史,滿是童趣與閃光……尤為動人的是寶安區原創歌曲《城市里的光》,深情旋律緩緩流淌,既以歌詞中蘊含的城市溫度與灣區情懷直抵人心、予人力量,更唱出了寶安從“深圳根”到“灣區門”的華麗蝶變。整場演出以藝術為橋,生動詮釋了粵港澳三地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與情感共鳴,讓灣區文化向心力在光影與旋律中愈發濃烈。

四季深耕結碩果 全民藝術譜新篇
回溯2025年,“開演”以四季主題構建全民藝術生態,結出了累累碩果。6月全民合唱展演中,390人聯袂演出,在全國率先唱響的《黃河大合唱》震撼人心,獲《人民日報》報道,135萬網友在線共鳴;8月青少年專場匯聚了350多名粵港澳青少年,11場精彩競演呈現8大藝術門類,更孵化出深圳市青少年街舞聯隊,成為青少年街舞活力之源;同月,“我愛你中國”群眾歌會走進寶安國際機場,7個城市地標快閃活動唱響13首深圳原創歌曲,讓往來旅客感受灣區溫度。11月灣區藝術交流展演則乘十五運東風,凝聚粵港澳文藝合力。全年累計超500萬人次線上線下參與,126個團體、800多名演員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演+地標快閃”模式,吸引香港、東莞等地群眾跨城參與,使“開演”成為寶安公共文化服務的亮眼標桿。

賦能未來向新行 文化IP再升級
2025“開演——文藝四季SHOW”由中國群眾文化學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指導,由寶安區委宣傳部、寶安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深圳市寶安區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中心、深圳市公共文化促進會承辦。
當晚,中國群眾文化學會會長、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司原司長李宏,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一級調研員聶昌友,寶安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曉曦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并為本屆優秀參演團隊代表頒發了展演獎證。中國群眾文化學會會長、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司原司長李宏說,一個成功的群眾文化品牌,必由長期堅持鑄就,靠歲月歷練成鋼。希望寶安區委、區政府繼續加大對“開演”品牌的培育和扶持力度,讓活動在人才培育、內容創新、區域聯動上再上新臺階,為十五運會烘托更濃厚的全民文化氛圍,把“開演”打造成為可推廣可復制的群眾文化品牌案例。
數據印證平臺影響力。三年來“開演”累計吸引粵港澳大灣區約300個表演團體、4000余名文藝人才參與。從本土品牌到灣區IP,“開演”用三年時間證明群眾文藝的生命力。
隨著十五運會持續推進,深圳寶安將以“開演”為紐帶,推動文化與體育、科技、旅游深度融合,讓全民藝術之花在灣區大地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