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苑偉斌)11月15日,第二屆中國低空經濟產業博覽會暨高峰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海內外專業觀眾共同探討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論壇上,多項由深圳深度主導、行業高度關注的標志性成果集中發布,為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樣本”。
現場,深圳市發展改革委、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深圳市低空經濟標準體系2.0及標準化路線規劃》。
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黨支部書記、深圳市低空經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趙文娟介紹,標準體系2.0立足深圳實踐,采用“縱向三層+橫向兩翼”的立體化設計,構建八大子體系,突出“體系化、協同化、動態化”三個特點,完成從結構設計到實施路徑的整體升級,形成一組可落地、可評估、可復盤的標準群,系統支撐低空經濟全鏈條、全要素、全流程的城市級復制與可審計推廣,覆蓋飛行活動、基礎設施、設備技術、運行管理、應用場景等多個關鍵領域,為低空治理現代化提供制度底座和協同規范。
標準的價值在于應用。2.0體系的落地,將按三年“三步走”推進,2026年,將重點補齊“底線標準”和“基礎能力”,圍繞安全監管、運行規范、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加快制定一批急需緊缺標準;2028年,在前期試點基礎上,推動從“局部試點”向“全域推廣”、從“短期項目”向“長期機制”升級,形成一批可復制、可評估、可審計的“深圳經驗”,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