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7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孟菲)11月15日,十五運會花游賽場再掀“深圳旋風”!在花樣游泳女子雙人項目中,深圳本土培養的奧運冠軍組合王柳懿、王芊懿力克群雄,代表廣東隊斬獲金牌。就此,這對“姐妹花”實現了花游項目奧運冠軍、亞運冠軍、世錦賽冠軍、全運會雙人及集體項目冠軍的“大滿貫”。一枚枚沉甸甸的獎牌,既是姐妹倆運動生涯的榮耀時刻,更是深圳花游深耕本土人才培養、筑牢梯隊建設體系的生動見證。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深圳花游項目可以說是眾多體育項目中‘本土化’特色最突出的代表之一。”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花游教練胡良慧深有感觸地說。作為王柳懿、王芊懿的啟蒙教練,她還先后培養出羅茜、陳曉君等一批優秀花游選手,被譽為“花游冠軍教練”。胡良慧向記者介紹,目前深圳市花游隊中的小運動員,幾乎均為深圳本土戶籍選手。這些孩子自童年起便扎根深圳,在這片熱土上開啟運動生涯。這種深耕本地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為項目發展筑牢了穩固基石,保障了人才梯隊的連續性,更賦予了隊伍長久發展的不竭動力。
“本土化”探索:從艱難開篇到聲名遠播
回溯深圳花游的“本土化”探索之路,起點并不平坦。2000年項目剛啟動“本土化”選材時,便面臨雙重困境:一方面,花游對運動員的身體條件要求嚴苛,篩選范圍本就狹窄;另一方面,家長對花游認知度低,讓孩子參與訓練的意愿不強。但隨著花游團隊的共同努力,深圳花游的成績逐漸顯現:從羅茜、陳曉君到王柳懿、王芊懿,一批從深圳走出去的選手,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不僅讓花游項目在深圳的知名度不斷提升,更讓深圳花游在國際舞臺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本土培養的選手在國際賽場上斬獲佳績,對項目發展的推動作用巨大。”胡良慧直言。奧運冠軍的誕生,不僅大幅提升了深圳花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在選材環節產生了顯著的“虹吸效應”。越來越多家長主動帶孩子咨詢花游訓練,放心讓孩子投身花游項目。曾經棘手的選材難題隨之迎刃而解,逐步形成良性循環,為深圳花游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梯隊建設:構建全年齡段人才培養體系
在“本土化”探索初見成效的基礎上,深圳花游的梯隊建設逐步走上完善之路。“目前,我們構建了一套覆蓋全年齡段的人才培養梯隊,讓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賽道。”胡良慧介紹,深圳花游已形成U7、U8、U10、U12、U15五個核心組別,每個組別均配備專屬教練團隊,制定針對性訓練計劃。這套全鏈條培養體系,實現了從啟蒙培養到精英輸送的無縫銜接。
人才輸送通道的暢通、梯隊建設的日益完善,進一步鞏固了“本土化”成果。2024年深圳市運會花游比賽的盛況,直觀印證了深圳花游深厚的人才儲備:來自全市各區的11支代表隊、近200名花游小將同臺競技,擁有如此大規模的參賽陣容,背后正是完整梯隊建設體系的有力支撐。
新生代崛起:一大波優秀選手“在路上”
“完善的梯隊建設不僅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更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專業花游訓練,進一步推動項目在深圳的普及與發展。”胡良慧表示,奧運冠軍的榜樣力量,更讓隊內訓練氛圍愈發濃厚。小將們紛紛以王柳懿、王芊懿為目標,訓練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提升,形成了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
從奧運冠軍引領的核心力量,到新生代小將組成的后備梯隊,深圳花游在“本土化”發展道路上持續深耕,不僅培育出多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冠軍運動員,更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人才生態體系。近30年來,深圳花游始終立足本土、精耕細作,憑借“本土培育+梯隊建設”的雙重驅動模式,為體育人才培養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