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9日訊(記者 朱琳 通訊員 張瑋 賴成煒 關茵茵)“沒想到剛下飛機就能搞定移動支付,深圳的服務太貼心了!”來自新加坡的游客李先生手持剛綁定完成的支付軟件,在機場自助售貨機前完成“秒支付”后,連連點贊。隨著第十五屆全運會(以下簡稱“十五運”)在粵港澳大灣區火熱開賽,在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的指導下,中信銀行深圳分行精準直擊跨境支付、現金服務、志愿賦能三大核心需求,通過多維聯動的支付便利金融服務,為境內外賽事參與者打造從“入深首站”到“場館周邊”的無縫支付體驗,讓金融暖流浸潤全運每一個細節,生動闡釋了“來中國 找中信”的品牌優勢。
首站“護航”
機場口岸打通跨境支付“第一公里”
深圳寶安機場、羅湖口岸作為中外賓客抵達大灣區的“門戶樞紐”,成為金融服務的前沿陣地。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在深圳機場設立“全運會支付服務咨詢窗口”,雙語專員全天候在崗,不僅手把手指導境外人士開通移動支付、跨境轉賬功能,更貼心準備了中英日韓四語《跨境支付便利手冊》,清晰標注主流支付APP綁定步驟、熱門商戶分布地圖,讓語言不再成為支付“絆腳石”。
截至目前,該服務站已累計服務境外人士超1000人次,用便利支付服務破解跨境支付難題。“之前還擔心換鈔麻煩,沒想到銀行工作人員幾分鐘就協助我綁定好了線上支付,現在買東西、打車都能用手機支付,太方便了!” 剛從羅湖口岸入境的韓國游客金女士,拿著手冊順利完成首次境內移動支付,對這份“入深即享”的便利贊不絕口。

廳堂“提速”
20分鐘解燃眉之急,專屬通道顯溫度
“麻煩幫我換點人民幣,我著急買東西!”近日,哈羅學校的外籍女教師急匆匆走進在深圳灣體育中心附近的中信銀行深圳前海分行營業部,因未開通線上支付且現金不足,他在購買筆記本電腦時陷入困境。得知情況后,網點立即啟動“全運會支付服務綠色通道”,英語專員全程陪同,通過快速身份核驗與結匯流程,高效完成450美元兌換,助其順利付款。
這一幕是該行廳堂服務升級的縮影。在十五運場館及交通樞紐周邊網點,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均開設專屬綠色通道,針對境外人士、老年人等群體提供“一對一”支付協助,從銀行卡激活、支付限額調整到外幣兌換,全程“秒響應、快辦理”。數據顯示,目前場館周邊網點外幣兌換平均時長壓縮至20分鐘內,柜面客戶滿意度高達99.6%。

賽場“延伸”
全運會支付志愿力量讓便利支付服務觸手可及
“這邊請,通過安檢后直走就是觀賽區!”10月20日深圳體育館羽毛球賽事期間,6名中信銀行深圳分行青年志愿者穿梭在檢票口、地鐵站,與場館外“小海豚”大學生志愿者默契配合,共同提供路線指引、支付咨詢等服務,讓觀眾入場效率提升40%。而在賽場之外,金融服務的觸角還延伸到了校園。
10月23日,中信銀行深圳分行“黨員宣講隊”走進深圳大學,在食堂、教學樓設置宣傳點位,通過“零錢包實物展示+假幣鑒別實操”“支付知識趣味問答” 等互動形式,向全運會志愿者、師生普及現金服務、移動支付技巧。“原來辨別假幣這么簡單,下次服務觀賽群眾時,我也能幫大家避坑了。”參與活動的志愿者小林拿著學習資料,收獲滿滿。
11月18日,在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和共青團福田區委員會的指導下,中信銀行深圳分行聯合福田區志愿者聯合會,于深圳體育館核心區域增設“支付服務志愿站”,提供應急支付協助、離境退稅咨詢等服務。同時,以“運動+支付服務”為核心,在場館周邊推出“悅運動 悅支付”主題活動,涵蓋羽毛球顛球互動與趣味全運知識問答活動,現場傾聽境外人士觀賽體驗與支付服務反饋,讓便利支付覆蓋賽事全流程,實現運動樂趣與支付便利雙向賦能。

從機場口岸的“首站服務”到廳堂網點的“精準響應”,從校園場景的“知識賦能”到賽場周邊的“志愿助力”,中信銀行深圳分行以“全域覆蓋、精準觸達、溫度服務”的支付保障體系,累計服務境內外觀賽客戶逾3000人次,不僅充分展示了該行深耕跨境金融領域的獨特優勢,更有效助力了十五運賽事的順暢運行與支付服務的提質升級。這場金融與體育的“雙向奔赴”,不僅讓“支付無界”成為十五運的服務亮點,更彰顯了金融機構護航盛會、服務民生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