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9日訊(記者 潘潤華 趙文碩 張宇杰 張藍云)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前海冰雪世界”開業了;城市文化會客廳“灣區之眼”營業了;深港口岸越來越熱鬧了……深圳,正以山海連城的綠意、科技潮流的脈動、地理區位的便捷,向粵港澳居民展開一幅“宜游”新畫卷。

11月18日,第115期深圳市政協“委員議事廳”在深圳中心書城南區大階梯舉行。本次活動由政協深圳市委員會主辦,深圳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政協深圳市龍華區委員會承辦,深圳新聞網、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協辦,以“打造粵港澳居民宜游集聚高地”為主題,五位市區政協委員和專家圍繞深圳文旅產業等發展建言獻策。
硬核支撐:核心引擎的文旅根基與多元優勢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深圳文旅產業已奠定堅實發展基礎,為宜游高地建設筑牢根基。深耕旅游行業40年的深圳市政協四屆、五屆委員,市旅游協會副會長吳斌用一組亮眼數據展現發展底氣:1980年深圳旅游業總營收僅510萬元,2024年已攀升至2650多億元;2025年1—9月接待游客1.47億人次,年末有望突破2億人次。如今的深圳,已構建起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從區域旅游節點蛻變為國際旅游城市。
文化軟實力與創新產品成為委員們熱議的優勢亮點。龍華區政協委員鐘姝丹以觀瀾古墟《墟市有喜》實景演藝為例,指出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的同源性是吸引粵港澳游客的核心情感紐帶,南頭古城、沙頭角魚燈舞等文化資源承載著三地共同的鄉愁記憶。
龍華區政協委員張文海則分享了“上河坊”深港融合街區的成功實踐,周末四成游客來自港澳,而“哈利·波特:禁忌森林”IP、甘坑涼帽文創等產品,實現了傳統與潮流的融合。
“科技現在已經成為深圳這座‘宜游’城市的新名片、新亮點。”美團大灣區辦總監胡盛蘭介紹,深圳已實現無人機15分鐘配送服務,福田口岸開通全國首條口岸無人機航線,香港游客過關即可收到提前訂購的飲品。科技還能精準匹配需求,如規劃香港麥理浩徑至深圳鯤鵬徑的跨境徒步路線,讓旅游體驗更高效便捷。
深圳市政協委員楊鵬則提到,深圳已吸引22萬名留學生,在多語言服務、國際化傳播等方面形成人才支撐,外網“深圳旅游”相關話題熱度持續攀升。

精準破局:多維系統獻策 繪就宜游高地建設藍圖
針對未來文旅發展方向,委員們結合專業領域,從資源轉化、智慧賦能、文化創新、跨境協同等多維度提出系統性建議,為打造宜游高地勾勒清晰路徑。
在資源轉化方面,吳斌建議整合官方與行業資訊,借助意見領袖精準傳播;推動科技、文化等資源向旅游轉化,開發研學、銀發旅游等細分產品,利用大灣區2000多萬中小學生和千萬長者群體平衡淡旺季。
胡盛蘭提出,共建“灣區智慧文旅數據中樞”,制定統一的標準和開放接口,讓政府、景區和企業的數據有效共通,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入口。推動設立“灣區文旅科技創新基金”。“對符合標準,而且具備可持續性、規模化落地的項目予以一定的資金支持,讓我們好的技術從‘示范點’真正走進‘千家萬戶’。”她說。
圍繞跨境協同發展,張文海建議建立“深港澳文旅一家人”機制,設計“香港童話+深圳魔法”魔法夢幻之旅等一程多站線路;從口岸到各個景點,開通文旅直通巴士、推出聯票。此外,以深圳北站商務區作為深港文旅的合作先行區,用好現在200個小時過境免簽的政策,為旅客帶來良好的體驗感。
“設立一個‘粵港澳文旅IP創研基金’,進行跨區域高水平IP故事創作,旨在打造一個能夠走出深圳、輻射灣區、影響世界的文化符號。”鐘姝丹主張構建全域超級文化IP體系,如以大鵬所城與香港九龍寨城打造“海防文化IP”,通過AI、數字藝術讓傳統文化現代表達,并建立粵港澳青年文化共創平臺。
楊鵬表示,“港澳是中國對世界的窗口,服務業、文旅行業都是達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希望能深化和香港、澳門的合作,共同聯合培養人才或建立人才聯合培養基地。”他強調,深圳應借2026年APEC會議契機,邀請全球嘉賓體驗粵港澳跨境旅游線路,向世界展示三地融合魅力。
部門回應:多維發力推進文旅高質量發展
委員們的真知灼見得到職能部門的積極回應,多項建議已納入推進計劃。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丁中元現場透露,深圳近期已新增深圳科技館、華發冰雪世界等四大文旅地標,2026年將實現樂高樂園開放,錦繡中華、世界之窗升級,引入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等國際高端IP。針對委員提出的資源整合建議,他說道,“將充分加強與澳門、香港旅游行政部門的合作與交流,共同依托山海資源、生態優勢,以及三地長期合作的基礎,聯合推出具有三地連線的不同旅游產品。”
市委港澳辦交流合作處處長、一級調研員黃志軍介紹,深港已建立19個合作專班。目前,12個領域、39個項目的港澳專業人才可便利執業。在深圳執業的港澳專業人士超過了1700名,占廣東省的三分之一,其中導游是129名。與此同時,深圳的通關政策和交通接駁、跨境消費等領域都日臻便利化,2027年皇崗新口岸正式啟用后將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港澳人士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一碼通就可以搭乘公交車……
活動尾聲,委員們共同寫下“深度體驗”“根脈新枝”“躍遷連接”等關鍵詞,凝練對粵港澳文旅融合的期許。深圳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推動粵港澳文旅深度融合,一座“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再來”的文旅勝地,將從藍圖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