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9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羅明)近日,一則視頻在寶安“暖城計劃”項目微信群中刷屏:湖北洪湖籍走失人員付某與家人相擁而泣的畫面,為這場跨越14年的尋親之旅,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
時間回溯至2021年9月,“暖城計劃”項目志愿者在外展服務過程中,發現了在寶安區沙井街道西站周邊露宿街頭的付某。志愿者為其送上救助物資并嘗試溝通,但付某卻因心理戒備始終不愿開口。面對他的沉默,志愿者沒有放棄,而是堅持每隔2個月定期探望,用持續關懷慢慢打開了付某的心扉。在交流中,志愿者了解到,付某因早年頭部受傷、顱內曾植入鋼管,導致記憶嚴重受損,無法回憶起身世與家鄉。平日他靠拾荒和打零工維生,居無定所行蹤飄忽,為尋親工作帶來極大挑戰。
為破解這一困局,“暖城計劃”項目負責人迅速聯合“讓愛回家”公益組織及東塘社區,組建專項尋親隊伍,啟動了一場溫情的“尋親接力”。時隔2個月,通過公安系統的人臉識別技術,確認了付某的身份——湖北洪湖人。
“暖城計劃”項目負責人立即聯動“讓愛回家”洪湖志愿團隊開展屬地尋親,在當地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很快找到了付某的家人。家人悲痛地表示,付某因頭部舊傷導致記憶受損,14年前從洪湖家中走失,曾多方尋找并報警,卻始終音訊全無。然而,正當開心地準備幫助付某與家人團圓時,付某卻再度失去了聯系。在此期間,“暖城計劃”項目團隊在外展救助中持續留意其行蹤,卻找尋無果,尋親工作一度陷入了停滯。
轉機出現在今年11月11日,在寶安區沙井街道西環路與新沙路交匯處開展外展服務活動時,志愿者陳慈燕遠遠認出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消失已久的付某。陳慈燕迅速組織隊員上前關懷,并第一時間重啟沉寂多年的尋親幫扶群。群內瞬間沸騰,家人激動地囑托道:“一定要守住他,我們馬上趕來!”當天,家屬乘高鐵趕到深圳。為了確保團圓順利,“暖城計劃”“讓愛回家”的志愿者聯合東塘社區工作人員、沙井派出所民警,共同組成臨時關愛小組,為這場遲來的歸途筑起一道溫暖防線。在多方力量的見證下,付某與親人緊緊相擁而泣。當晚,付某隨家人乘高鐵返鄉,接受進一步治療。
從街頭發現到技術協查,從跨省聯動到警民協力,付某的歸途,折射出民間組織與社會力量在弱勢群體救助中日益緊密的協作機制。這場跨越14年的尋親之旅,不僅體現了“暖城計劃”項目的無私付出,更彰顯了社會力量在弱勢群體幫扶中的關鍵作用。正如尋親群內傳遞的愛心與慶祝符號,每一個“團圓”背后,都是無數善意的匯聚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