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19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林濤)近日,全國首例采用第二代泛血管介入機器人完成的神經介入手術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這場由深圳科研團隊、科創企業與三甲醫院聯手完成的醫療突破,以自主創新方案實現了技術跨越,展現了深圳在“醫研產”深度融合模式下的創新實力。
手術室內,主刀醫生符鵬程無需身穿重達30斤的鉛衣,只需在無輻射的鉛玻璃后操控控制臺,一臺靈活的機器人手臂便精準地完成了在幾毫米空間內的精細操作。患者陳先生術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動,他表示:“機器人手術又快又穩,術后幾乎沒不適感!”
神經介入手術素有“在刀尖上跳舞”之稱。傳統手術中,醫生需要長時間暴露在輻射環境下手動操作,不僅體力消耗巨大,還面臨職業病的風險。同時,由于優秀介入醫生的培養周期長達數年,使得醫療資源區域分布不均,部分患者難以及時獲得救治。深圳自主研發的第二代PANVIS STAR(泛血管)介入機器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
據了解,該機器人由深圳本土企業自主研發,南方科技大學團隊協助開展測試和驗證。最終由深圳市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市二醫院副院長任力杰團隊完成臨床落地,全程貫穿“醫研產”協同創新脈絡。機器人具備低輻射、精準操作、5G遠程控制、靈敏力反饋四大核心優勢,不僅讓醫生告別“鉛衣時代”,更能通過遠程操控打破地域限制,讓優質醫療資源更好地觸達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