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女子100米決賽中,首次迎來澳門選手;男子100米、400米、800米項目香港選手成績都有新突破……在十五運會田徑場上,來自香港、澳門的運動員不斷刷新地區的最佳紀錄。
作為首屆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香港、澳門都派出了歷來規模最大的體育代表團。不僅如此,還有眾多來自港澳地區的技術官員奔赴各賽區,深入參與十五運會賽事的各項運行工作。近日,南方+記者采訪了參與十五運會田徑賽事的港澳技術官員,聽他們講述在賽場內外的所感所悟。
內地與香港體育交流合作有了機制支撐
這幾天,中國香港田徑總會主席、亞田聯技術委員會主席關祺馬不停蹄地往返于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地。但每一次高效而貼心的交通接駁服務,都讓他感到“暖心”?!拔颐看螐母哞F站出來,交通接駁服務都很周到也很高效,工作人員很有禮貌,這是一個很大的感受?!?/p>
就在上周,他剛剛參與了深港跨境馬拉松的賽事運行工作——這是全運會史上首次舉辦的跨境馬拉松比賽。“在完全不需要停下來過關、密封式的跑道上,為運動員做完所有的準備工作,而且能很順利地完成這次比賽,這是一次創舉?!?關祺認為,這種跨境合作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組織協調的精細化。
在他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不僅體現在基礎設施的“硬聯通”上,更表現在合作交流頻繁的“軟連接”中。
關祺留意到,近年來香港運動員參加內地賽事的頻率顯著提升?!艾F在香港運動員每年都會受邀參加多項內地賽事,包括全國田徑大獎賽、冠軍賽等高水平比賽。同時,在香港舉辦的賽事也吸引了很多內地高水平運動員參與,每年的奧運冠軍香港行更是備受香港市民歡迎,形成良性互動?!?/p>
就在11月15日,中國田徑協會和中國香港田徑總會在廣州簽署《體育交流與合作備忘錄》,而關祺正是簽署代表之一。他認為,合作備忘錄的簽署為進一步加強兩地田徑合作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備忘錄,內地和香港每年都能互派工作人員、教練、運動員去參賽,能互相參加活動和比賽;裁判可以到內地當值,也可以到香港去交流?!?有了機制的堅實支撐,關祺對兩地的體育交流和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聯合培養助力澳門運動員水平提升
11月17日晚,當看到澳門隊選手呂艷蘭在十五運會田徑女子100米決賽中全力沖刺時,澳門田徑總會理事、十五運會田徑裁判員劉偉航激動不已?!斑@是澳門選手首次進入全運會百米決賽!”在劉偉航眼中,這樣的突破得益于澳門與內地日益深入的體育合作交流。
作為澳門濠江中學的體育老師,劉偉航見證著呂艷蘭從澳門“走出去”的一路成長。
呂艷蘭從濠江中學畢業后,進入暨南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就讀本科,隨后也成為蘇炳添速度研究和訓練中心揭牌后納入培養的首名運動員。有了與更多內地優秀的短跑教練員合作訓練的機會,呂艷蘭的短跑水平日益精進。
事實上,內地與澳門在田徑項目的合作培養并非個例。劉偉航透露,濠江中學近年累計有90余名學生前往中山體校參加系統培訓,學校還與廣州體育學院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這種常態化交流機制為澳門青少年運動員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劉偉航認為,粵港澳三地首次攜手承辦十五運會,對澳門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不僅為運動健兒帶來交流切磋的機會,更帶來了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機會。“澳門這次承辦了乒乓球這個熱門項目,對地區的形象有一個很好的展現,還能帶動酒店、文旅等經濟發展?!?/p>
此番作為田徑裁判員的身份參與十五運會,劉偉航倍感榮幸而親切。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他也曾帶隊參賽。“這次十五運會組委會在組織各方面的情況又有很大的提升,無論是交通、住、吃,甚至是志愿者的態度,都給我們很好的印象。”劉偉航還看到,內地的場館設施優越,“尤其是體育競技與科技的結合,中國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
他期待,借由本次三地聯手舉辦全運會,未來澳門與內地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空間?!拔蚁M磥泶鬄硡^能進一步拓寬注冊運動員的參賽名額,更多當地的體育比賽可以將澳門隊伍納入參賽團體,以賽事促進合作交流,以比賽提升競技水平?!?/p>
(記者 畢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