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0日訊(記者 湯莎 通訊員 趙軼)2025年11月19-21日,第十九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舉辦,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簡稱“深圳建行”)以“培育新質生產力 做好五篇大文章”為主題亮相了本屆深圳金博會。
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深圳建行將積極踐行金融新使命,深度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聚焦“五篇大文章”,以金融科技賦能創新驅動,以普惠服務精準滴灌小微實體,以綠色行動助力“雙碳”目標,以適老關懷托舉銀齡幸福,全面彰顯在金融強國建設中的大行擔當。

科技引擎:構建全周期服務生態
作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大文章賦予了金融服務科技全新的歷史使命。深圳作為科技創新之城,有著深厚的創新土壤,是科技金融發展的重要前沿和創新高地。深圳建行通過地理位置、產業數據、合作及授信狀態等為全市科技型企業“畫像”,打造科技企業“熱力圖”,助力科技企業精準營銷,并根據不同階段企業特點提供差異化服務,截至10月末,深圳建行科技貸款余額超2440億元,較年初新增超480億元,同業領先。
圍繞初創期小微科技企業融資便利、資本合作關鍵訴求,該行搭建同業首個小微科技企業數字化融資平臺,與政府部門和創投機構從資本投資、產業訂單、專利數、技術流等維度構建定貸模型,推出小微“科創平臺貸”“紅土貸”“20+8產業貸”等純線上貸款產品,服務科技企業超1.1萬戶,授信近6000家,累計放款超120億元。
針對處于成長期的大中型科技企業在生產擴張與股權資金管理方面的關鍵需求,深圳建行著力打造更高效、便捷的信貸服務平臺。一方面,通過創新實現網銀支用線上化、電子印章簽約審查線上化,并構建中型科技企業智能化測額模型,顯著提升了信貸業務效率。另一方面,提供股債協同綜合服務,提供涵蓋中長期流貸、銀團固貸、香港上市募集資金管理等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面對成熟期頭部科技企業產業鏈布局與提升市場地位的深層訴求,深圳建行創新“一鏈一方案+數字化平臺輸出”的“圈鏈群”服務模式。該模式針對頭部企業的“強鏈補鏈”需求,為其量身定制數字化產業鏈平臺,將金融服務深度嵌入并延伸至其上下游全產業鏈。截至目前,深圳建行已累計與超過100家核心企業合作,服務全國鏈條企業超9000戶。
低碳先鋒:繪就可持續發展藍圖
為實現“雙碳”目標,深圳建行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增加信貸結構的含“綠”量。2025年,深圳建行在人民銀行開展的綠色金融評價中獲評“優秀”等級。今年以來,該行綠色貸款增速超25%,遠超各項貸款增速。
商投一體,加大支持綠色產業力度。該行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高效節能裝備制造等新興綠色低碳重點產業,已累計為近千家企業發放綠色貸款;與深圳市節水科技協會聯合舉辦深圳市首批“節水貸”融資簽約儀式并簽訂合作協議,率先實現首批“節水貸”融資簽約投放3000萬元。
深挖潛力,以全周期服務陪伴企業成長。深圳市某新能有限公司是一家儲能電源企業,該行由一筆300萬元的“見保即貸”切入全生命周期服務,從“孵化云貸”到銀政企協同撮合,從上市募集再到搭建全球現金管理系統,該行以“產業+金融+數字化”思維賦能企業。
扎根熱土,持續深化綠色金融實踐。2021至2025年,該行連續四年發布ESG報告,創新推出“降碳貸”并完成單筆最大金額投放,作為主要結算銀行積極參與深圳碳市場建設。
普惠潤澤:引活水暢通實體經濟
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體現,深圳建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破解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全面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截至2025年10月末,該行普惠貸款余額3640億元,普惠貸款客戶10.6萬戶。
沿著“產業+金融+數字化平臺”理念方向,該行積極探索圈鏈群經營,持續深化場景化金融服務,運用“數字化、平臺化”打法搭平臺、建生態,實現線上化、批量化獲客,在有效管控信貸風險的基礎上,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平臺上海量的小微企業,以生態化經營模式推進普惠金融服務重心進一步下沉。
深圳市某珠寶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黃金、白銀、鉑金及貴金屬首飾設計、起版、批發、生產加工及進出口貿易的制造業中小企業,因訂單量增長及近期計劃投入研發資金產生緊急融資需求,深圳建行實地走訪快速識別需求,組建專項團隊深入調研,創新性地突破傳統以房產抵押為核心的授信邏輯,結合企業納稅信用等特點設計授信方案,精準服務小微企業,最終成功投放388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及時緩解企業運營壓力。
為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該行持續優化普惠信貸供給結構,加大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近五年,累計投放普惠貸款超9500億元,累計服務超15萬戶小微企業,覆蓋“衣、食、住、行、文、教、醫”等民生領域,涉及超900個細分行業,切實發揮國有大行在支持實體經濟和民生保障中的支柱作用。
銀發頤養:打造“健養安”綜合平臺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深圳建行緊扣國家養老戰略,積極構建專業化、多元化、場景化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依托總行“1314”養老金融框架與“健養安”統一品牌,圍繞組織、場景、模式和產品四大維度推進創新實踐。
“健養安”養老金融特色網點,是致力于打造集產品、服務、投教與生態于一體的綜合化養老平臺。通過增配專屬理財、大額存單及保險權益滿足老年客戶穩健投資需求;同時設置服務專區、推進無障礙標準化服務并提供上門服務,依托全行已建成的多家特色網點及適老化改造網點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網點還組建專業顧問團隊,通過早茶會、防詐宣傳等形式開展養老投教,并整合內外部資源,創新“養老金融+X”職域服務等模式,精準響應客戶在備老、養老等不同階段的全方位需求。
此外,該行構建了多元化的養老金融供給體系,企業端推出“安心”系列產品鏈,涵蓋企業年金、資產服務信托及補充醫療等增值服務;產業端將養老產業納入優先支持領域,實施信貸資源傾斜;個人端則圍繞境內與跨境客群打造特色服務體系,通過精選“健造”系列產品滿足多樣化的養老資金規劃需求。
數智動能:拓展數幣應用新場景
數字人民幣是國家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推出的一種更為安全、通用、普惠的金融基礎設施,對社會進步、數字經濟及金融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數字人民幣首批試點機構,深圳建行始終走在數字金融發展前沿。
聚焦預付費領域“退款難、追償難、舉證難”的民生痛點,該行發揮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等特性,創新“數字人民幣智付無憂平臺”,有效解決預付費行業商家監管難點。通過設定智能合約明確資金釋放與退款規則,并實施銀行專戶監管,有效防范商家卷款或資金凍結風險,保障消費者權益。截至目前,該模式已覆蓋1569家教育培訓、校園配餐、連鎖餐飲等行業商家,及為96萬人次消費者提供資金監管服務。下一步,該行將推動數字人民幣監管模式在養老服務、文體健身等16個預付費場景中創新應用,助力深圳市放心消費環境建設。
在本屆金博會舞臺上,深圳建行系統展示了其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及數字金融等關鍵領域所取得的創新成果。通過場景化、數字化的呈現方式,生動詮釋了以綜合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回應民生關切的實踐路徑。未來,深圳建行將持續推動服務模式升級與產品創新,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堅實的金融動能。
(主辦方供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