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戚金城)龍崗區秀峰路是市民黃女士通勤的必經之路。最近,她發現許多路口的信號燈配時在早晚高峰有了一些變化?!霸谲嚵鞔髸r,手機導航顯示綠燈讀秒結束后,路口的綠燈還是亮著的?!秉S女士說,“這給了我們更充裕的通行時間,不用那么著急了?!?/p>
十五運會賽事期間,深圳車流大幅增加。記者昨日獲悉,從今年2月起,深圳交警逐步探索前端感知、基于互聯網數據進行信號燈配時、數字綠波、“視頻+AI”、大模型自動生成配時方案、智能網聯等六類智能信號燈控制應用場景,在無感中既保障賽事順利進行,又滿足市民通行需求。
紅綠燈會“思考”并自主決策,城市交通正從“車看燈”向“燈看車”轉變。“深圳道路上裝配有雷達、雷視一體機等感知設備,可以實時感知路口車流,精準調控信號燈配時?!笔泄簿纸还苤ш牽萍即箨牼俸握缀嗾f。
開車出門,大多數車主會習慣性地打開手機導航查看路線,避開擁堵路段。何兆亨介紹,交管部門的智能信號燈控制,參考了手機導航平臺的數據,即通過監測車輛密度來調控信號燈配時?!氨热缦到y感知到某個路口車流密度較高,那這個路口的綠燈就會多放幾秒。”何兆亨說。
在平峰時期,一路綠燈也是很多車主的愿望。多年前,深圳交警在部分路段探索設置綠波帶。綠波帶通過合理設計干道上各個交叉口紅綠燈的啟亮時序,使在干道上按一定車速行駛的車輛通過路口時可以“剛好”遇到綠燈,做到少停車或不停車。
同時,深圳交警還引入了人工智能大模型,讓人工智能軟件自動生成配時方案,為交管部門信號燈配時決策提供參考。
目前,全市3409個重點路口中,已超過三成實現智能信控,擁堵指數總體下降,平均車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