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元春)“十五五”期間,深圳如何高水平、高站位謀劃體育事業體育產業發展,加快建設高質量國際體育名城?11月19日,市政協體育界別委員前往前海冰雪世界開展專題調研。
●多措并舉把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當前,深圳正在加快建設高質量體育名城,力爭到2030年,體育產業總產出3300億元,增加值1500億元。
據介紹,“十五五”期間,深圳將鞏固體育服務業和體育制造業“雙支撐”產業格局,積極發展健身休閑、競賽表演、體育培訓、體育經紀等服務業態,培育一批專業化體育場館運營主體和服務品牌,提升體育服務業比重,優化體育產業布局;推動頭部企業在體育賽事運營、體育用品制造、體育IP開發等領域做大做強,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體育企業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體育品牌;大力發展“體育+”新業態,推動體育與文化、旅游、科技等融合發展。
十五運會上智能賽事指揮系統、智能機器人等前沿科技廣泛應用。記者從調研中獲悉,“十五五”期間,我市將進一步推進科技賦能體育,用好全國首只科技體育產業基金(規模1億元),加快發展數字體育、智能體育、智慧體育,以數智賦能為體育賽事運行提供全方位智能化支持。
賽事經濟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十五五”期間,深圳還將全力以賽營城,積極引進和培育符合深圳城市特色和優勢的高水平品牌賽事,構建完善的體育賽事體系。依托中國羽毛球大師賽、中國杯帆船賽、中超聯賽主場賽事等重點賽事,打造“觀賽-體驗-消費-分享”全鏈條,開發專屬旅游產品和線路,發展以賽事門票串聯住宿、餐飲、商業等多個場景的“票根經濟”,實現“一日比賽、多日停留”,促進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在繁榮體育消費方面,深圳將深入推進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及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城市建設。充分發揮十五運會的長尾效應,持續推廣“跟著全運游灣區”精品線路和產品,豐富“全民全運”文體商旅融合促消費活動場景。
●設立政府引導基金撬動更多資本投入體育產業
在調研座談會上,多名委員提出“十五五”期間要加大對體育產業的投入。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弘金地體育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劉豐寧建議政府設立引導基金,撬動更多資本投資初創的體育企業以及體育產業智能硬件小微企業。
政府投入,不僅僅在于資金,還包括加大體育空間供給。劉豐寧表示,深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仍有待提升,建議以存量提效為主增量為輔,發展樓宇型、屋頂型、地下空間和城中村、口岸等小微運動場地。
市政協委員、科教衛體委副主任、深圳市好家庭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佳華表示,本次粵港澳大灣區聯合舉辦十五運會,深圳改造了很多運動場館,應該更好利用這些高水平競賽場館,通過科技賦能,建設高水平訓練基地,吸引各種運動項目的國家隊甚至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運動隊來深訓練,從而提升深圳在全國、世界的運動影響力。
深圳遍布各公園、小區的智能健身器材,曾多次吸引國內外名人前來體驗、打卡。張佳華提出,這是發展群眾運動的很好載體。建議“十五五”期間繼續推進智能健身器材的布局,讓市民走出家門就是健身房,讓體育運動在市民群眾中蔚然成風。
●把冰雪運動產業納入深圳重點產業集群
今年9月底開始試營業的前海冰雪世界得到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冰雪運動愛好者的熱捧。“冰雪運動產業鏈豐富,對于這樣的新生‘物種’,希望得到更多產業配套政策的扶持。”華發集團華·發股份廣深片區執行董事、總經理李挺提出,希望“十五五”期間,把冰雪運動產業納入深圳重點支持的產業集群。
李挺表示,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體育競賽成績的支撐,但運動員的培養和選拔,以及青少年滑雪運動素養的培養,目前深圳還有所欠缺。他建議要推動滑雪運動進校園,從而形成運動員評級、升學、優秀運動員的選拔協同機制,從而推動滑雪運動真正在深圳落地生根,為深圳體育強市建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