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客在店鋪拍照留念。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0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葉洋特)“再見了,美好的青春歲月。”“這是我和愛人第一次牽手的地方。”“剛來深圳第一次吃宵夜就在這兒,一轉眼快十年了。”“好好告個別吧,期待這里的蛻變與新生。”……近日,承載深圳人回憶的香蜜湖1979文化風情街正式啟動拆遷。隨著圍擋豎起、機器轟鳴,這片曾煙火繚繞、人聲鼎沸的街區,正悄然走入歷史。此事引發市民和網友的感慨,既有不舍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期許。深晚記者來到現場,用文字和鏡頭留存一份城市印記。
“再見了,我的青春”
記者在現場看到,拆遷工作有序進行中,建筑外圍立起一片片圍擋,工人在緊張作業,一些商家在做收尾工作。車輛入口處有工作人員值守,外部車輛無法進入,旁邊張貼著溫馨提示:“為配合軌道交通2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施工單位對香蜜湖1979文化風情街B區實施圍擋施工。”
放眼望去,深圳老牌網紅咖啡店“漫咖啡”的招牌依然醒目。走近細看,工人正在對咖啡店外部的樓梯進行切割,店門口和旁邊停車場的地磚都已打碎,店內僅剩桌椅等家具未搬走。幾天前,這家咖啡店最后一天營業,不少深圳人專程跑來拍照留念,再品一杯咖啡跟“漫時光”說再見。
“這里裝滿了我們的青春和故事,是時候說再見了。”出差剛回來的市民吳女士,特地帶上相機來定格這里的每處場景,給心里留個念想。錢先生牽著愛人的手微笑著拍下合影,“我們倆第一次約會就是在這里吃燒烤,吃完在香蜜湖邊上散步聊天,那種感覺至今難忘。”錢先生說,后來因為工作調動來得少,但每年結婚紀念日都會帶上小孩在這里過,就像一種儀式。
“喜歡這里的人文氣質”
對于深圳人來說,香蜜湖不只是一個地名,更是一段城市記憶。
1985年,香蜜湖度假村開業,作為當時全國首屈一指的綜合性休閑娛樂場所,迅速成為深圳的地標。1997年,它入選“鵬城十景”,無論是初來乍到的異鄉人,還是接待親友的本地居民,香蜜湖都是必去之地。彼時的中國娛樂城內,雙環過山車呼嘯而過,海盜船搖擺起伏,亞洲最高的摩天輪緩緩轉動,點亮了無數人的童年與青春。
2000年前后,紅荔西路開工建設,將原先一整片的香蜜湖度假村分開,形成現在的香蜜湖北區和中區兩大用地。中國娛樂城因經營困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香蜜湖度假村在2011年宣布停業。期間,這里發展成為深圳市中心的美食聚集地,同時匯聚了多家汽車4S店和家居賣場。
“香蜜湖1979文化風情街存在了多久,沒人能夠準確說清楚。”一位長者回憶說。香蜜湖1979文化創意園曾是香蜜湖度假村商業重要組成部分,自度假村開業后,這條風情街逐步形成,2011年之后仍保持了十余年的繁榮。“這里沒有高大建筑帶來的壓迫感,沒有高級商場帶來的距離感,我喜歡這里的人文氣質,人情味、煙火氣和接地氣的感覺。”住在附近的喬女士告訴記者。
“我們在這兒開店十來年了,跟很多愛好美食的顧客成了好朋友,內心很不舍啊,珍藏這份美好向前看吧,希望香蜜湖越來越好。”店主老張最后環顧一圈看有沒有遺漏的物品,很快工人就會進場把內部裝修全部拆除,與之相關的美好記憶也將就此封存。
將成為又一張城市名片
未來的香蜜湖會變成什么樣子?
2018年,福田區發布《福田區現代產業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將香蜜湖片區打造成深圳金融街和國際交流中心。
同年4月,《深圳市香蜜湖片區城市設計國際咨詢公告》發布,要將香蜜湖片區打造成深圳核心功能區規劃建設的新標桿。從文旅屬性向金融商業轉變,占據黃金地段的香蜜湖明確了發展方向。
今年9月25日,《福田區香蜜湖街道香蜜湖度假村城市更新單元規劃》正式獲批,歷經多年規劃的中心區舊改工程按下“加速鍵”。
從香蜜湖片區整體規劃來看,這里將打造融匯國際交流、高端金融、文化創意、商業休閑等功能,兼具國際品質、深圳特色的“城市新客廳”。其中,北區定位為公共、開放、生態的城市公園+復合型高端會議交流平臺,中區定位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南區則定位為健康主題的運動休閑公園。
站在“漫咖啡”圍擋外望去,不遠處的深圳國際交流中心拔地而起,其會議中心標段正在交付沖刺階段。“永遠可以相信深圳速度,未來這里會大變樣,成為又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市民朱女士說。
“在香蜜湖發生的場景和故事,是很多人和這座城市的情感鏈接。”有城市規劃領域的人士建議在后續公共空間設計中,通過公共藝術裝置、數字記憶館、老照片墻等方式讓這種情感鏈接延續下去,在告別中前行,也在前行中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