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運開幕式(資料圖)。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賴犁 何龍 攝
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0日訊(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袁斯茹)14.6億次全運會相關視頻播放、6190萬次廣州美食內容曝光、1048萬次旅游攻略搜索……第十五屆全運會開幕一周,粵港澳大灣區“賽事經濟”效應集中釋放。超過500萬張可售門票帶動至少500萬人次流動消費,海量線上流量高效轉化為線下“消費增量”,為大灣區經濟注入強勁活力。
線上熱度的集中爆發,正持續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交易額。抖音生活服務平臺數據顯示,11月1日以來,廣州商品交易總額(GMV)同比增長135%,深圳同比增長138%。“線上種草-線下打卡”的消費閉環,驅動餐飲、酒旅、休閑娛樂等全場景消費同步升溫。
線上熱度“狂飆”
引爆全民打卡與跨城消費
全運會讓廣深成為全國關注焦點,線上平臺成為熱度發酵核心陣地。平臺數據顯示,開賽以來#2025全運會相關視頻播放量超14.6億次,“全運會”“觀賽”“全運套餐”等關鍵詞搜索量環比增長289%。從賽事瞬間到粵式早茶,再到城市地標,豐富的線上內容全方位展現灣區魅力,有效撬動跨城消費需求。
為助力推動線上熱度精準轉化為消費動能,抖音生活服務推出“奪冠大灣區”專項活動,攜手蘇炳添、梁偉鏗等大灣區本土運動員及主流媒體,開展探店直播、主題營銷等活動,上線涵蓋餐飲、住宿、景區、娛樂的專屬套餐,精準鏈接供需兩端。
餐飲消費“出圈”
從“線上種草”到“線下排隊”
“食在廣州”的金字招牌在全運期間愈發閃亮。平臺數據顯示,全運會開幕首周,廣州餐飲消費額同比增長145%,其中粵菜同比增幅159%,日料、海鮮自助和燒烤同樣備受青睞。同期,深圳餐飲消費額同比增長140%,與廣州共同撐起灣區“美食盛宴”。
線上營銷成為商家重要引流渠道。從廣州塔暉粵軒中餐廳、廣州酒家、南海漁村等本地商家打造全運主題菜品,到中小商家推出的“全運觀賽套餐”,均通過線上渠道吸引大量客流。平臺數據顯示,廣深中小商家商品交易額同比增長87%。銀記腸粉、惠食佳啫啫煲等店鋪成為線上攻略熱門打卡地,線上推薦菜品常成為消費者點餐首選。
旅游消費“井噴”
線上套餐激活跨城消費
觀賽與旅游深度融合,推動廣深旅游市場顯著增長。本屆全運會,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拳擊、射箭等項目在深圳舉辦,吸引大量觀賽人流。平臺數據顯示,開賽以來,廣州住宿品類消費同比增長128%,游玩類消費增幅達137%,深圳住宿消費同比增長76%,游玩消費大幅增長160%。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廣州塔、廣州海洋館,以及深圳歡樂谷、深圳野生動物園、深圳世界之窗共同成為高頻打卡地標。
廣州推出的50條“跟著賽事去旅游”特色線路,通過線上平臺廣泛傳播,結合票根優惠政策,吸引游客觀賽后深度游覽。“觀賽+住宿+游玩”的組合產品有效激活跨城消費,線上預訂、線下核銷成為主流模式。
全場景聯動
中小商家共享流量紅利
全運熱度更滲透至休閑娛樂等多元場景。平臺數據顯示,廣州休閑娛樂消費同比增長128%,酒吧、洗浴按摩、足療等賽后放松業態成為線上預訂熱門。深圳休閑娛樂消費同樣表現不俗,同比增長87%。面對消費需求,商家通過線上平臺優化供給,推出的“全運觀賽套餐”“冠軍同款”等商品覆蓋餐飲、文創、體驗服務等多品類,助力中小商家廣泛受益。
線上熱度與線下消費的這場“雙向奔赴”,正是廣州賽事經濟的生動寫照。全運會期間,線上平臺以“內容種草-套餐預訂-核銷消費”的完整鏈路,高效推動消費落地。隨著賽事推進,廣深正持續深化“體育+消費”融合,將全運熱度轉化為城市經濟的持久活力,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