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0日訊(記者 羅鵬華)11月19日,十五運會自行車項目(競速小輪車)比賽在深圳市光明區競速小輪車場地舉行。東道主廣東選手廖婉儀在女子競速賽中奪冠,成績為34.788秒;山東選手林浩超以32.928秒衛冕男子競速賽冠軍。在女子競速賽中,山東選手王夢瑤和浙江選手顧權權分獲銀牌與銅牌。男子競速賽的亞軍和季軍分別由山東選手陳于誠與四川選手褚辰甫軒獲得。至此,十五運會光明分賽區全部賽事收官。
實至名歸!廣東小輪車隊獲建隊21年來首金
比賽中,廖婉儀從預賽首輪便確立領先優勢,決賽中過彎流暢、技術穩定。沖線后她激動不已,坐地慶祝,“奪冠是個驚喜,到現在還覺得不真實!”她透露,自己在備戰期間付出了非常艱辛的努力,并克服了傷病困擾。“冠軍爭奪戰的對手都是國家隊的隊友,彼此非常熟悉。今天一直告訴自己要保持專注、戰勝焦慮,保持放松,把真正實力發揮出來。”她特別感謝了教練與團隊的支持,并與現場觀賽的家人分享金牌的喜悅。

頒獎現場。

廖婉儀比賽當中。
廣東隊女子競速小輪車教練馬麗蕓稱贊弟子的表現“實至名歸”。她介紹,競速小輪車看似一圈完賽,但是包括了很多技術、膽量和對抗。廖婉儀是00年選手,練習小輪車項目10年,力量與爆發力出色,頭腦靈活。在經歷一段低谷和傷病的困擾后,這塊金牌是她實力的證明。馬麗蕓介紹,這枚金牌是廣東小輪車隊建隊21年來的首枚金牌,對于廣東小輪車項目知名度和未來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助推力。她希望廖婉儀借此次奪冠打開格局,眼光瞄準國際化,更有信心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據廣東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優異成績的取得,不僅源于運動員的刻苦訓練和教練員的辛勤耕耘,也得益于廣東省黃村體育訓練中心科研與醫療保障團隊的有力支撐。該團隊引入加壓冷療系統、sim功率測試系統等先進科技手段,對運動員成績提升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山東隊包攬男子競速冠亞軍 林浩超衛冕感謝團隊力量
山東隊在男子競速項目中展現出強大實力,成功包攬冠、亞軍。上屆全運會該項目的金牌得主林浩超,此前已將2024年全國錦標賽及聯賽總決賽成年男子競速賽冠軍收入囊中。此次成功衛冕后,林浩超表示,自己由衷熱愛這個項目并始終堅持做自己。“奪冠源于日積月累,感謝過去四年每一天的認真備戰。有三名山東隊選手進入決賽,感謝團隊的支持與戰術配合,是集體的力量助我拿下這枚金牌。”他還表示,年輕隊員不斷進步,只有持續努力,才能保持在現有位置。

比賽現場。

頒獎現場。
亞軍陳于誠是首次站上全運會賽場。他難掩興奮地說,比賽展現了平時訓練中的所有努力,備戰過程中不斷突破自我,將技術能力充分展現在賽場上,希望為后面的隊員開個好頭,也期待小輪車項目發展得越來越好。
競速小輪車是一項融合速度、技巧與反應力的自行車運動,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次成為正式項目以來,已成為奧運會常設比賽項目。比賽在設有雙跳、彎墻等障礙的專業賽道上展開,選手需力爭率先抵達終點,爭奪金牌。本次賽事男子組與女子組各24名運動員參賽,依次通過計時排位賽、預賽、半決賽及決賽四個階段,分別決出男子與女子競速賽金牌。決賽階段,選手的臨場爆發力與過彎技術是決定最終名次的關鍵。
本次全運會賽事所用的競速小輪車場地,位于光明區鳳凰街道,占地約1.7萬平方米,對標國內頂級賽事水準修建,憑借細膩顆粒與穩定特性,為賽事提供兼具緩沖與抓地力的場地;同時嚴格遵循國際自行車聯盟(UCI)規范,從10米寬起點漸次收窄,雙跳、彎墻等障礙挑戰運動員爆發力與操控的極限。賽道設計注重創新與挑戰,確保比賽的視覺沖擊力和觀賞性,充分體現小輪車運動的速度、靈活性、力量與技戰術的精華,為參賽的運動員提供最佳的表現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