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1日訊(記者 湯莎)當粵港澳大灣區的落日余暉灑在歡樂港灣歡樂劇場的紫色座椅上,當觀眾借助智慧導航輕松找到座位,當賽事結束后場館迅速切換為全民健身空間——這些看似自然的觀賽與使用體驗背后,藏著深圳本土企業領先體育為第十五屆全運會量身打造的“隱形升級”。
作為服務過奧運會、世界杯、F1等三大國際頂級賽事的“老兵”,這家深耕行業30余年的企業,不僅無償提供了全運會閉幕式的看臺座椅系統,更以25個場館全覆蓋的全鏈條服務,讓“深圳智造”的細節力量滲透在賽事全程。

全運會閉幕式場館
設計里的隱形巧思:浪漫與實用的雙重賦能
11月21日晚,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閉幕式將在深圳舉行。“閉幕式選用的是本土研發的晶鉆座椅,寓意著賽事如鉆石般閃耀奪目。”領先體育副總裁席鋒介紹,團隊特意挑選了具有浪漫色彩的紫色,搭配鉆石切割靈感的利落線條,讓座椅不僅是觀賽載體,更成為與海濱落日輝映的景觀元素。
這款晶鉆系列座椅看似簡約,實則經過人體工學反復優化,貼合身形的曲線設計能有效緩解長時間觀賽的疲勞,而高強度材質則確保了使用安全。更值得關注的是,支撐座椅的安易拆裝式金屬看臺采用模塊化預制設計,完美適配歡樂港灣劇場獨特的海濱地形,既實現了快速組裝拆卸,又能根據需求靈活增減座位數量,為劇場后續承接不同規模演出預留了調節空間。“我們希望通過設計傳遞活力、綠色與浪漫,讓觀眾在舒適中沉浸于光影與演出的交融。”席鋒補充道。

閉幕式上的晶鉆系列座椅
技術里的隱形突破:高效與適配的全場景支撐
從深圳體育中心的“40歲老場館煥新”到香港啟德體藝館的“20米大組寬全移動看臺”,從光明小輪車場的專業賽道設施到惠州滑板場的臨時場地搭建,領先體育服務的25個全運場館涵蓋了“綜合場館+專項場地”“永久設施+臨時設施”等多種類型,背后是其攻克復雜場景的技術硬實力。

深圳體育中心體育館
針對全運會賽事密集、場館類型多樣的特點,領先體育的智能活動看臺實現了“1分鐘伸縮”“4小時快速拆裝木地板”的高效切換,香港啟德體藝館的全移動看臺更是以單驅動承載10噸的技術突破,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空白。而在觀眾看不見的細節處,智慧座椅系統搭載的多層地圖與AR導航技術,破解了大型場館“找座難”的痛點,即便是老年觀眾也能輕松操作;模塊化金屬看臺的高強度結構設計,不僅抵御了海濱地區的風力影響,更實現了“零建筑垃圾施工”,完美契合綠色辦賽理念。
這些技術升級并非一蹴而就。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20年東京奧運會等多屆奧運賽事的供應商,領先體育將國際賽事的嚴苛標準融入全運服務,讓“快速適配、穩定可靠”成為場館設施的隱形標配。從深圳大運中心的壁納式隱藏看臺到澳門永利皇宮南門戶外草坪的臨時設施,每一處技術應用都經過了賽事實踐的反復檢驗。
環保里的隱形擔當:綠色與循環的長效考量
“綠色辦賽”是全運會的核心理念之一,而領先體育的環保實踐,藏在觀眾看不見的材料選擇與設計規劃中。除了閉幕式座椅采用的環保材質,其為深圳體育中心體育場提供的海洋環保座椅,每一張都相當于凈化2000平方米近岸海域塑料,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深圳體育中心體育場
更具長遠價值的是“循環利用”的設計思路。本次全運會的臨時設施中,惠州滑板場、三人籃球場等場地的看臺系統均可拆卸遷移,賽后將重新用于全民健身場地建設;永久場館的活動看臺與多功能器材,也能根據群眾體育需求靈活調整,實現“賽事專用”到“全民共用”的無縫銜接。據統計,通過模塊化設計與可循環材料的應用,領先體育的全運項目累計減少建筑垃圾排放超千噸,為場館賽后長效運營奠定了基礎。
這種綠色基因,早已融入企業發展脈絡。從北京高山滑雪場的金屬看臺到杭州亞運會的座椅系統,領先體育始終以“全生命周期環保”為研發核心,而全運會的規模化應用,更讓綠色技術成為體育設施行業的新標桿。
服務里的隱形覆蓋:從賽事到惠民的全鏈條保障
30年深耕,領先體育的服務網絡早已遍布全球,而此次服務全運會,更是實現了“從賽事到惠民”的全鏈條覆蓋。在12個地市的25個場館中,既有深圳體育中心、香港啟德體育園這樣的國際級地標,也有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南山文體中心這樣的全民健身載體;既服務田徑、籃球等傳統項目,也適配馬術、小輪車等新興運動。
這種全場景服務能力,源于企業“全產業鏈集成”的發展戰略。從座椅系統、運動木地板到智能控制平臺,從前期設計、現場搭建到賽后維護,領先體育構建了一站式解決方案。正如其發展歷程所示,從2011年深圳大運會到2025年全運會,從東京奧運會到FIBA3x3全球合作伙伴,企業始終以“服務頂級賽事、賦能全民體育”為初心。
如今,隨著全運會的圓滿舉辦,這些“看不見的升級”正逐漸顯現價值:智慧化的場館運營更高效,環保化的設施更可持續,多元化的設計更貼合需求。而領先體育用30年積淀證明,真正的“深圳智造”,不僅能閃耀國際賽場,更能扎根本土,讓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感受到體育設施的溫度與力量——這或許就是全運會背后,最動人的“隱形驚喜”。(領先體育供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