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11月22日,被譽為“中國生命科學最高獎”的談家楨生命科學獎第十八屆頒獎典禮在中國藥科大學舉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李漢杰研究員憑借其“發現并鑒定遍布人體外周的新型免疫細胞”原創成果,榮獲“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據介紹,李漢杰研究員主要從事免疫細胞的發育分化與功能研究,2020年回國加入深圳先進院,帶領團隊成功構建了國際上覆蓋組織范圍最廣、時間跨度最長、采樣密度最高的人體免疫系統發育圖譜,并發現多種免疫細胞“新類型”。成果入選“2023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深圳市科技創新十件大事”,并受到國際權威學者的專文評述與高度贊譽,指出該研究“顯著擴展現有認知”,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尤為重要的是,李漢杰團隊在外周神經系統等多個外周組織中識別出一類與大腦“小膠質細胞”高度相似的新型免疫細胞群體,并將定位于外周神經節的亞群命名為“外周神經系統小膠質細胞”。該細胞直接包裹神經元,參與神經元成熟與功能維持,從而揭示“神經元-小膠質細胞-衛星膠質細胞”三元互作機制,更正了傳統的二元結構模型。基于上述發現,研究團隊提出“小膠質細胞譜系”新概念,統一了中樞與外周相關細胞類型,拓展了巨噬細胞和神經生物學的研究框架,也改變了“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特有”的百年傳統認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分別于2023年及2025年刊發了這一系列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