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3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深圳已建立起全市影像數據共享服務體系,參保人查影像檢查數據可“一鍵直達”。11月21日,深圳市醫療保障局與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召開醫保影像云項目推進會,正式啟動深圳醫保影像云數據共享中心。
這一舉措意味著深圳醫保影像云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也為參保人破解重復檢查、膠片攜帶不便等民生痛點提供了堅實保障,讓醫療服務更省心、醫保保障更貼心。
作為國家醫保局批復的試點城市,深圳自啟動醫保影像云試點以來,醫保與衛健部門協同發力,出臺兩大核心工作方案,明確數據共享中心建設、系統改造、互認共享等六大任務,倒排工期推進落實。截至11月20日,全市已有75家醫院上傳影像數據1848萬條,約占全國試點總量的11%、全省的61.5%,數據規模位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讓更多參保人提前享受到數據共享帶來的便利。
“以前換醫院看病,總得帶著一堆膠片,到醫院還要重新檢查,現在隨時可查,太方便了!”這是不少參保人對影像云的直觀感受。
會上展示的“四大服務能力、五大功能模塊”,清晰呈現了跨機構互認的便利:參保人可以通過公共服務渠道查詢本人在全市各醫療機構的影像檢查數據,未來還可以查閱在國內其他試點城市的影像數據;醫生在獲得參保人授權后,憑借影像云索引ID,即可調閱其在全國試點城市的影像資料,讓診斷更精準、就醫更高效;醫保部門則通過影像索引ID與醫保結算ID的關聯比對,精準核查相關價格政策落實情況,杜絕重復收費,守護參保人“錢袋子”。
在安全性方面,醫保影像云數據共享中心對個人身份信息、影像資料等關鍵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并實施嚴格的分級訪問控制,任何調閱行為均需基于參保人的授權同意方可開展,切實保障個人信息安全,讓參保人放心查詢、安心授權。
據了解,深圳計劃今年底實現130余家一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全覆蓋,2026年底完成全市近900家社康接入并上傳數據。下一步,深圳將加強醫保、衛健部門的協同聯動,積極探索AI輔助診療等應用,進一步打通醫療影像信息壁壘,通過“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為全國醫保影像云“一張網”建設貢獻更多深圳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