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深圳灣文化廣場正式對公眾開放。深圳晚報記者 寧杰文 攝
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4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楊慧) 11月23日,文化新地標深圳灣文化廣場正式對外開放。前沿科技展場INNO100全球創新旗艦店同步亮相,未來設計學苑《匠作中國》主題展同款課程——金屬錫箔藝術畫課程也迎來首期體驗。
試運營期間就被種草
不少人一早趕來參觀
“劇透結束,正片開場!”隨著電子檢票口的亮燈,深圳灣文化廣場迎來了它正式面向公眾的第一天。
首日來參觀的觀眾中,有不少人在試運營期間就被種草了。來自羅湖的Ellan女士一早就帶著母親和11歲的兒子前來,她笑著說:“老人和小孩都用上了優待票,孩子進來被巨型書法作品震撼了,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來自香港的Tomas先生,是一所大學的傳播學講師。他說:“前段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看了很多關于深圳灣文化廣場的介紹,今天專門買了張通票來看看,單從展覽量就覺得值回票價,更別說這座建筑也值得細細品味了。”他建議深圳灣文化廣場可以多在香港做宣傳推廣,讓更多人過來體驗。

深圳灣文化廣場。深圳晚報記者 程旭薇 攝
三大展區驚喜連連
百年設計史在眼前展開
深圳灣文化廣場以“專注設計本體、聚焦設計生活、展現全球視野”為策展理念,三大展區各自延展,又共同構成一幅設計文化地圖。
常設展區講述了穿越時間的設計敘事,數百件跨越古今中外的代表性設計作品,以跨時空敘事方式,描繪出“設計如何與人類文明同行”。
主題展區展現傳統技藝的當代新生,以材料、工法、美學為線索,展示傳統造物如何以當代方式“重獲新生”。
展區現場,一位父親陪著兒子觀察一幅以綠松石為材料的繪畫作品。他說:“孩子喜歡各種礦石,看到這幅畫整個人都被迷住了,不停地在觀察研究。”
在國際展區,與泰特美術館、倫敦設計博物館等合作的兩大展覽:《一個世紀的椅子:形式、功能與未來》《安東尼·麥考爾:凝光之境》,讓到場的觀眾直呼“太震撼了”。

市民在展廳參觀。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可玩可試可創造
未來在這里觸手可及
如果說展區讓人感受“文明的縱深”,而當天剛開啟的INNO100全球創新旗艦店則給了人“未來生活的橫向延展”。
1100多平方米的體驗空間里,機器人、先鋒創新產品、全球DIY設備共同構成一個“可玩、可試、可創造”的科技樂園。在店內最熱鬧的“萬物定制工作站”里,不少人排隊體驗,長期居住在西班牙的俄羅斯籍LOH先生體驗后感嘆:“深圳的建筑、展覽和科技體驗太有未來感了,剛剛還在附近看到無人機送餐,深圳就像‘生活在未來’”。
不少觀眾覺得票價體系分層比較靈活,20元到188元不等,滿足各種觀展需求,“有些人只是想買張票進來拍拍照、看看建筑,也很好”。
選擇首日來參觀的柳女士說,展館在洗手間外都設有飲水機,“小細節真的很加分”。另一位觀眾則提到休息椅數量充足,對長時間逛展的游客非常友好,衛生間里的儲物柜也讓隨身物品較多的觀眾倍感輕松,她還強調場館“尺度和動線都特別周到”。
65歲以上的長者可享受免費參觀的優惠,因此當天也來了不少老年觀眾。他們說,展廳里陳列的一些舊年代物件勾起了他們許多回憶。
● 觀展購票:
搜索“深圳灣文化廣場 DBAY”小程序。
● 交通提示:
地鐵9號線/11號線前海灣站或地鐵2號線/11號線后海站下車后,步行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