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世界最長、國內首條
剛剛過去的周末
我國在能源、交通、通信
等多領域又實現新突破
捷報頻傳
全球最大
“華龍一號”2號機組并網發電
11月22日,全球最大“華龍一號”核電基地——福建漳州核電2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開始向電網送電,標志著“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漳州核電規劃建設
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
目前1號、2號機組已經建設完成

基地全面建成后
預計每年可提供超600億度的清潔電能
據估算
可以滿足福建南部地區廈門市、漳州市
年用電總和的75%
全球最大 最完整
我國清潔能源產業鏈已建成
11月22日,《全球能源轉型報告(2025)》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鏈。

近年來我國煤電裝機占比持續下降
從2015年的58.7%
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的33.1%
在可再生能源制氫
及相關產業發展領域
我國也正成為全球的“領頭羊”
截至目前
我國綠色氫能產能超15萬噸/年
占全球總量的50%以上
已建成加氫站540座
占全球比重達40%
衛星物聯網業務
商用試驗正式啟動
11月22日,我國衛星物聯網業務商用試驗正式啟動。此次商用試驗期為期兩年,主要支撐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衛星物聯網業務將通過衛星
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設備連接
設備包括各類終端
以及汽車 船舶 飛機等交通工具
主要傳輸低速數據
如位置信息 傳感器讀數等
萬里長江再添“飛虹”
世界最大跨度四主纜懸索橋合龍
11月22日
隨著最后一段巨型鋼桁梁精準吊裝到位
湖北燕磯長江大橋順利合龍
萬里長江再添一道“飛虹”

大橋采用一跨過江的方式
主跨1860米
是世界最大跨度四主纜懸索橋
國內首條全固態電池產線建成
電車續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
截至上周末,我國已建成首條大容量全固態電池產線。全固態電池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的重要驅動力。

全固態電池沒有任何液體
而是全固態物質
可使新能源汽車續航從500公里
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
這條全固態電池產線
目前正在進行小批量裝車實驗
計劃2027年到2030年期間
逐步進行批量生產
一項項超級工程
一個個高峰成果
讓 “中國智造”“中國速度”
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也勾勒出
中國式現代化的奮進圖景
期待更多新進展、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