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4日訊(記者 翁任瑩)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過去,涉及矛盾糾紛解決的職能部門分散辦公,群眾反映訴求、維護權益,往往要“多地跑、多頭跑、反復跑”。如今,這種“多頭跑”的狀況正在發生改變。
光明區綜治中心掛牌 9部門派員常駐
今年5月,占地面積達530平方米的光明區綜治中心正式掛牌運營。該中心大廳根據“五有”“5+2”規范化要求,打造引導受理、多元化解、指揮調度3個功能區,設有警務服務、訴訟服務等6個多元解紛窗口和矛盾調處、法律援助與咨詢等6個服務功能室,公、檢、法、司等6個部門常駐,民政、衛健等14個部門輪駐,按照“常駐+輪駐+隨駐”模式,統籌公檢法司、信訪、人資、住建、群團等9部門34名精干力量常駐,組建公共法律、社會心理、群眾訴求3大專家庫43人,為群眾提供法律、心理、救助幫扶、群眾訴求服務等13項平安服務。通過“一站式”綜合服務,實現群眾訴求“只跑一地”。
區綜治中心堅持“區級統籌、街道主責、社區主戰、小分格前哨”四級聯動,聚焦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構建指揮調度、研判預警、應急處置、督辦問責全流程閉環工作體系,確保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
專業調處:多方聚力化解復雜糾紛
區綜治中心調動142個人民調解組織、9個行專調解組織,打造“曉燕調解室”等金牌調解室,吸收和發展專兼職調解員777名,推動人民、行政、司法、行專“四調聯動”。發揮依法調解在陌生人社會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的優勢,依靠法治顧問團、法治義工團法律專業隊伍力量,運用法律法規定分止爭。

科技賦能:智慧治理提升服務效能
走進區綜治中心指揮大廳,科技與法治交織的治理圖景徐徐展開,墻上的電子顯示屏展示的“深平安”綜治中心業務系統格外引人注目。該系統匯聚了轄區各類矛盾糾紛數據,隨著光標的移動,可以調取相關數據,查看每個矛盾糾紛的事件等級、辦理進度和化解辦結等情況。光明區綜治中心負責人表示,“‘深平安’系統不僅能跟蹤督促事務辦理部門實質性解決矛盾糾紛,還能為提級辦理、風險動態研判、預警預測、應急處置等提供技術支撐。”
今年以來,全區各級綜治中心排查受理矛盾糾紛9997宗,化解8163宗,化解率81.7%,萬人成訴率保持全市最低。當前,光明區緊緊抓住打造深圳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重大機遇,進一步提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水平,有效預防化解矛盾糾紛和社會治安風險,努力讓平安之花在基層持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