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24日訊(記者 李云云)以詩為媒,以聲傳情。當盛唐的豪放不羈邂逅宋代的豁達從容,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11月20日下午,由龍崗區委統戰部主辦、龍崗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承辦的“四新”計劃之“新階層,我來說”分享報告活動最后一場,在坤翔高級中學詩意上演。活動特邀龍崗區朗誦協會會長張磊,以“以李白的酒,碰蘇軾的月”為主題,為現場350余名高二學生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詩詞之旅,也為本年度系列分享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與傳統講座模式不同,本場活動以“知人論世—解鎖朗誦—聲臨其境”三重遞進的環節設計,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走進古典詩詞的瑰麗世界。活動伊始,主講人從“知人論世”破題,引領學生們穿越時空,走進李白與蘇軾的內心世界。他生動講述了李白如何以酒為劍、以詩為馬,揮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磅礴自信;又細膩剖析了蘇軾如何面對人生波折,將滿腹苦悶化為“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超然。他強調,真正的朗誦,始于對詩人生平與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唯有“知人”,方能“論世”,最終“解詩”。
進入“解鎖朗誦:掌握聲音的情感密鑰”環節,活動現場變成了一個生動的聲音實驗室。主講人以其專業的功底,現場示范如何通過語調的抑揚頓挫、節奏的快慢緩急、音量的強弱控制,將文字中蘊含的喜、怒、哀、樂精準傳遞。他指導學生,朗誦《將進酒》時,應展現出黃河奔流般的豪邁氣勢;而演繹《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則需傳遞出月下懷人的深情與哲思。
活動的高潮無疑是“聲臨其境:化身詩人的聲音演員”部分。在主講人的鼓勵與指導下,多名學生踴躍舉手,嘗試“化身”李白與蘇軾。他們或慷慨激昂,吟誦著“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盡顯詩仙的狂放;或深沉婉轉,低回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傳遞出蘇東坡的通透。這一刻,他們不再是單純的詩文背誦者,而是與千年之前偉大靈魂對話的聲音演員,在角色代入中深刻體味了詩詞的生命力與感染力。
現場氣氛熱烈,掌聲與誦讀聲此起彼伏。同學們紛紛表示,這堂別開生面的詩詞課,讓他們真切地“觸摸”到了詩詞的溫度與情感,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邃魅力。
據悉,“新階層,我來說”系列分享報告活動作為龍崗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重要品牌,本年度先后聚焦創新創業、極限挑戰、文化傳承等多個維度,充分展現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多元的專業背景、積極的精神風貌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此次以古典詩詞朗誦為主題的收官之作,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審美教育與文化熏陶,更是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發揮專業優勢,主動融入、服務并賦能社會,特別是助力青少年成長的生動實踐。它標志著龍崗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正以更加立體、豐富的形式,凝聚智慧力量,為城區文化繁榮與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