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廣東重磅推出涵蓋影視、演藝市場、動漫影視、網絡游戲、電子競技、網絡視聽六大領域的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87條硬核措施猶如一劑強心針,為這片文化熱土注入澎湃動能。如今,半年過去,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人才集聚效應凸顯,優質項目落地生根,產業生態愈發完善。
2025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大會(廣東·廣州)(簡稱“大灣區文投會”)將于11月26日啟幕之際,廣東正著力打通文化與金融、科技的對接通道,推動文化產業向融合化、數字化、國際化方向加速邁進,不斷創造新供給、引領新需求,為全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廣東路徑”。
“演唱會經濟”成消費新引擎
近日,廣州薄荷糖影視出品的《日掛中天》不僅成為首部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粵產電影,更讓主演辛芷蕾摘得最佳女演員桂冠。
影片總制片人、薄荷糖影業總經理馬雙感慨道:“政策包的出臺恰逢其時,從原創孵化到技術應用,從人才引育到市場拓展,全鏈條的賦能讓我們創作更有底氣。”該影片從籌備時省市部門主動協調拍攝場景,到申報獎項、出海發行獲得全力支持。影片取景廣州、東莞、韶關等地,嶺南地域特色為作品注入獨特情感厚度,實現了“在地化創作、全球化表達”的路徑突破。
憶光年影視出品的《無盡的盡頭》更是登頂 2025 國產劇豆瓣評分榜首,展現出廣東影視產業的強勁創作實力。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廣州市促進電視和網絡劇片創作生產實施辦法》構建的全生命周期支持體系,精準滴灌的政策與高效的行政審批服務形成合力,吸引近20家頭部企業與頂尖人才落地廣州。
演藝市場的政策效應更為直觀。廣州通過“首演+首秀+首發”政策組合拳,將17組高人氣藝人的巡演首站攬入懷中,“演唱會經濟”成為拉動廣東文旅消費的一個新引擎。
香港知名藝人謝霆鋒“Evolution Nic Live”演唱會在大學城連開3場,10.17萬觀眾中省外觀眾占23.88%,省內市外觀眾達58.28%,票房及贊助收入超1.1億元。格萊美組合The Chain smokers煙鬼組合巡演首站落地廣州南沙,全網曝光量近億人次,外市觀眾占比達 88.71%。
動漫產業向全齡化突圍
動漫影視產業的轉型突圍則是政策賦能的生動寫照。
“動漫影視政策15條的出臺,恰逢其時地破解了產業發展的核心痛點。”詠聲動漫副總裁閻冰的評價,道出了業界心聲。
這15條政策構建起全鏈條支撐體系,從原創IP孵化、劇本創作到前沿技術應用、發行放映,再到衍生開發,形成了閉環式支持。針對廣東動漫長期存在的“低幼化”瓶頸,政策明確提出“鼓勵生產全年齡段原創IP動漫影視內容”,為企業跳出舒適圈指明方向,包括為項目前期孵化提供風險分擔。
在“豬豬俠”IP20周年之際,詠聲動漫順勢推出大電影《豬豬俠·一只老豬的逆襲》,以 “中年老豬重返巔峰”為主線,兼顧兒童歡樂與成年共鳴,成功實現全齡化轉型;其另一部作品《落凡塵》更是入圍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發行至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斬獲多項國際榮譽。
詠聲動漫公共事務總監徐泳彤表示,《落凡塵》能夠持續在海外發行,離不開廣東政策包的大力支持。作為原創動畫電影,從立項至今已獲得省、市各級大力支持。“廣東的政策包注重產業鏈的整體培育,通過文博會聚集上下游資源,通過文投大會為我們企業提供路演和融資機會,這給了我們去進行內容創新與海外拓展極大的信心。”
在政策支持下,廣東動漫已從依賴電影票房,拓展到潮玩盲盒、卡牌經濟、跨界聯名、主題樂園與出海發行的全鏈條生態。“豬豬俠”潮玩與名創優品、TOPTOY合作推出的盲盒已售出超35萬只,“豬咪毛絨盲盒”持續占據電商平臺熱銷榜,IP授權覆蓋玩具、服裝、文具等120多個品類。
總部同樣位于廣州的杰森動漫,從《斗羅大陸》收藏卡切入潮玩市場,2025年因提前成功押注《哪吒2》IP,其出品的收藏卡僅上線一周時間,就斬獲過億元銷售額的戰績,成功將動漫影視IP的熱度轉化為實體卡牌的收藏與消費動力,開創了“動漫+卡牌”的精準變現通路。
頂級電競賽事較上年增長300%
網絡游戲、電子競技領域的政策創新同樣成效顯著。例如,廣州建立廣東(廣州)游戲企業服務中心和游戲出海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的本土化賦能與一站式出海服務。
近年,電競領域備受關注,BLG無畏戰隊、RLG光輝傳奇等頂尖戰隊及“決勝巔峰”國際巔峰杯賽事加快落地廣州。深圳在引進國內國際頂級電競賽事上也是不遺余力,2025年落地深圳的國內國際頂級電競賽事數量較上年增長300%。今年以來,《穿越火線》嘉年華暨職業聯賽夏季賽總決賽、《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年度總決賽等20多場國內頂級職業聯賽賽事在深圳舉辦。
今年8月,《穿越火線》嘉年華與深圳展開創新聯動,依托萬象天地、深圳人才公園等城市地標場景打造出一條極具沉浸感和科技感的國潮文旅體驗路線。在其帶動下,周邊商圈日均客流量、日均銷售額及重點酒店住宿人數均實現了10%以上的增長,有效帶動了本地文旅消費,電競流量轉化為文旅增量。
網絡視聽領域的技術融合創新正在打開新空間。
深圳市網絡視聽產業規模常年位居全國前列、廣東省首位,2024年網絡視聽收入1095.76億元,占全國13%、全省85%。當前,深圳正在建設微短劇出海基地,并積極申報國家級網絡視聽產業園。深圳大學正在建設“超高清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助力網絡視聽產業提質升級。廣州印發的“智慧視聽”云產業園與灣區國際數智視聽服務谷建設方案,依托國家廣電總局超高清技術創新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已吸引YY直播等50家企業上云,15個影視研究機構落地從化。
微短劇成為政策與市場共振的最佳載體。《開掛吧!我系粵式廚神!》正片播放量達9731.91萬,帶動相關景區客流增長15%,《無人知是貴妃來》《大夫請出招》等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推薦劇目。政策支持下,“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模式正重構文旅消費鏈路。
人才磁場效應凸顯
人才是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政策包” 中多處強調人才引進培養,通過構建 “引育用留”全鏈條人才服務體系,讓天下英才匯南粵。
今年以來,廣東深入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截至7月已吸納超100萬應屆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11月中旬啟動的“文化產業人才薈”活動,匯聚超百家文化名企,發布超1.8萬個優質崗位,報名者數量創新高。招聘會設置五大招聘專區,涵蓋品牌主理人、人工智能架構師、具身智能產品經理等熱門方向,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的7000個崗位月薪在6000元至20000元之間,網易、虎牙、三七互娛等頭部企業推出的AI崗位月薪普遍超2萬元,彰顯了廣東引才的誠意與實力。
在省級政策引領下,各地市同步推出精準配套政策,形成引才合力。
廣州實施內容創作者扶持計劃,提供辦公場地、人才落戶等全方位保障;深圳推出文化科技領軍人才計劃,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科研資助;珠海提供“一免兩減”住房保障,全年計劃投入7000套房源;潮州市為高校畢業生發放生活補貼和租房補貼超1100萬元。深圳市還為5500余名來深面試求職的應屆生提供免費居住7天服務,細節之處盡顯留才溫度。
政策護航+資本賦能
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資本的有力支撐,廣東在推出“政策包”的同時,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大會這一投融資平臺,打通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的對接通道。大灣區文投會的價值在兩屆實踐中得到驗證,第一屆18個路演項目9個獲投15.1億元,第二屆40個項目18個獲投近80億元,整體投融資轉化率約達50%。
本屆文投會緊密銜接廣東文化產業“政策包”,8場專場投融資路演精準對應影視、演藝市場、動漫影視、網絡游戲、電子競技、網絡視聽六大產業方向,重點突出文化科技、文化智造、數智創意、文化出海等熱點賽道。今年還將首次舉辦港澳項目投資專場。60個路演項目將集中展示具身智能機器人、AIGC內容生產、AI影視技術應用等前沿方向,梅花創投、創業工場、戈壁創投等頂級投資機構將現場分享投資策略,港交所將解析“全球投資環境變遷與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國泰海通將發布服務文化出海方案。
大會還將設置多個洽談區提供投融資閉門磋商服務,并發布文化科技應用場景與一批文化產業基金,進一步強化交易功能與資源對接效率。今年創新采用“1+8+N”系列活動與“3+365”辦會模式,力圖成為投資機構和文化企業的“超級聯系人”。
從政策包的精準滴灌到文投會的資本催化,廣東文化產業正形成“政策引導—平臺賦能—資本助力—人才支撐”的閉環生態。2024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2.5萬億元,占全國1/6,文化新業態營業收入9150億元,增長10.5%,在數字創意、動漫游戲等領域形成較強競爭優勢。
當87條政策措施與百億級資本形成共振,當百萬英才與千億級產業帶精準對接,廣東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愈發清晰:以政策固化優勢,以資本激活創新,以人才支撐未來。